藥引
如果將人分成植物和動物,我肯定屬於植物類的,動物隻是我的同伴,植物才是我的同類。動物總是主動發揮自己的特長,主動覓取機體所需,植物總是等待被發現,被欣賞,被帶往遠方,在自己的方寸之地汲取一切,經營生存。如果將植物比作人,每種植物都是一個個性迥異的人,造物主賦予了它們不同的使命,隻是這使命是不彰顯的,它們不言不語,卻已具大智慧。從小就喜歡植物,從內心生出認識它們的渴望。喜歡中藥鋪,各種各樣的植物裝在神秘的小抽屜裏,它們都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常常偷偷打開櫃子,一睹芳容,卻原來是田畔林間的舊相識。因了這個原由,書櫃裏多了一個專門為寫植物的書留出的空間,並漸漸延伸到中醫學。
我是一株等待中的植物,需要被命名。如果我就是那種叫梅的植物,我會很欣慰。但命名,常常是別人的事情,自名,有清高自許之嫌。
菖蒲
說到菖蒲,可以寫一大篇文章。有多少人知道菖蒲何物?已從現代生活中退隱的菖蒲,在古代生活中卻是時尚先鋒。
菖蒲生於水澤溪澗,與水相生相伴,其穗如燭,鄉人呼之為水蠟燭。葉形似劍,不假日色,不資寸土,不計春秋,愈久則愈密,愈瘠則愈細,是一種頗有風骨的藥草,文人們因之將其與蘭、菊、水仙並稱為花草四雅,為其大費筆墨。在《楚辭》中,一次提到用它做椅墊,招待尊貴的客人,一次提到它的種植。可見戰國時代,人們已開始人工種植菖蒲。蒲黃蒲葉入藥,蒲筍做菜蔬,還可以編織席墊、籃框等居家用品。
周文王特別喜愛菖蒲,特命其為“昌蒲”,去掉草頭,意在拔高,並望其昌盛。自西周到戰國,菖蒲用於諸侯生活的方方麵麵,比如製作祭祀時的專用坐墊,釀造名貴的菖蒲酒。菖蒲酒用的是名貴的九節菖蒲,采自山西垣曲縣海拔兩千多米的高山之巔。不僅采藥時間有嚴格限製,釀造用水也極為講究,這有兩千多年曆史的菖蒲酒,如今大約已被速成技術和造假給毀了。
菖蒲是一味良藥,《神農本草經》將其排在上品草類第一位。它性溫味辛,可開心孔、補五髒、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常服可以治記憶力衰退,可以不迷惑,延年益壽。周文王將其草頭去掉,我以為極當,此草身為草,卻有一股傾盡所有濟世救人的悲憫之心,說它是一株有著菩薩心腸的仙草也不為過;文人們服其雅,也極有理,與清泉為伴,與清風對語,有葉如劍,直掃一切侵擾人體的邪風,直滅所有欲圖寄生的害蟲,可不就是一位愛恨分明的君子。
菖蒲是流傳至今的端午文化符號之一。古代端午,人們洗菖蒲澡、喝菖蒲酒、在門楣上懸掛菖蒲,女人在頭上戴菖蒲頭飾,以祛五月之邪毒。一些地方至今遺有端午掛菖蒲的風俗,就像掛艾一樣,掛菖蒲實與紀念屈原沒有多大關係,雖然屈原也喜愛菖蒲,它是用來避邪祛毒的神草。
菖蒲,生於何方?形貌如何?現代生活已不需要菖蒲,所以人們也就不必了解菖蒲,忘了菖蒲,隻在端午節的時候,作為一種形式掛於門楣。不是菖蒲變了,是我們失去了。我倒希望凡有水的地方,都能見到菖蒲的芳姿,想一飲菖蒲酒,最好一醉方休。
然後告訴自己:已不惑。
獨活
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再沒有一株草,這樣旗幟鮮明地表達它的此種想法了,因為它叫獨活。你們都得死去,隻有我可以活下來,獨自一人。
是什麼樣的草,可以這樣自私?自私得明目張膽,毫無顧忌;可以如此強大,眾人皆死我獨活?
其實伊隻是一株傘形科的多年生小草,大名毛當歸,根莖幹燥後,便被叫做獨活了。雖然叫做獨活,做的卻是助人為樂的好事,伊被本草經劃在山草一類,並非香草,可伊卻有著芳香雄烈的氣味,可能就因為這特殊的氣味,想入侵人體的風寒便怕了它,見了它便躲得遠遠的,真乃聞香喪膽。據說,它跟太陽有點什麼關係,風寒當然是怕太陽的,雖沒見過小草草陽光下的樣子,想它一定是一種特別陽光的小草。這幾天風寒相侵,感冒了,怕冷,發熱,頭痛,如果我體內有一株獨活,風寒就會望而卻步了。而我漸漸老去的關節,也會被它保護得好好的,因它能直通百脈,通利關節。小草的形象在我心中變得高大起來,是一個保護人體健康的英勇衛士。
這麼好的小草,為什麼叫獨活呢?查了一些資料,沒有找到任何解釋。我以為每一味中藥的命名都有其深意,於是關注它們為何被命名比關注藥性更多一點,因為我是作家不是醫生,總是對故事更感興趣一些。找不到解釋,我隻好自圓其說,也許當初發現它的人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故意給了它這麼個名字,讓它顯得神奇一點吧。據說就是沒有風,獨活也會自己搖來搖去。這就對了,這就是它的個性!獨活的使命就是驅風的,跟風當然勢不兩立,它想活動一下身子骨,怎麼會借助風力?於是它便練就了無風而舞的本事。
獨活,不是獨自一個人活著,不是偷著活,而是獨自活動,自強自立。像獨活那樣活著,是需要定力的吧,因為風總是無處不在,哪種草能抵擋風的吹拂呢?而兩邊倒的牆頭草,隻能永遠趴在獨活的腳下。
遠誌
遠誌讓我想起一句修身名言:寧靜以至遠,淡泊以明誌。合起來,可不就是遠誌?醫家說,用藥如用兵,每個中醫,都是一位用兵的軍事家。那麼遠誌,當是藥中的一名優秀兵卒吧?衝鋒陷陣、獨立忠誠,勇於犧牲。既為遠誌,它也可能是一位胸有宏圖大誌、運籌帷幄的大將軍吧?
因為遠誌二字,神秘的想像充盈了我的腦海。
如果有人問你,你的誌氣是由什麼決定的?你一定說,當然是大腦,當然是心靈。大腦夠聰明,心靈夠強大,便會有遠大的誌向。非也非也,中醫會告訴你:腎主誌。嗬嗬,就是你腰窩子裏的兩塊肉肉。人的情感到底藏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有人可能會說,當然是心。非也,情感其實流動在人體的每個細胞裏,喜怒哀樂,無論你處在哪種情緒中,你都是渾然一體的。所以腎主誌,也就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了。腎精不足,就會導致誌氣衰弱。腎氣不能上通於心,就會心腎不交,影響心腦機能,人就開始糊塗健忘,失眠、心悸、神經質。酒桌上,人們說到補腎便表情曖昧起來,男人壞笑,女人尷尬。孰不知,腎不好最受影響的並非見不得人的臍下三寸,而是拋頭露麵的高雅的大腦。補腎,實為補誌。遠誌的誌向真的夠遠大啊,它管著腎就管著了心,就管著了人的大腦。它的三大法寶便是強誌、益智、安神。
東晉謝安當年隱居東山,多次拒絕朝庭的征召,後來迫不得已,接受了桓溫司馬一職。當時友人送給桓溫一些藥草,其中就有遠誌。桓溫問謝安:“這種藥草又叫小草,為什麼一個東西有兩個名稱?”那個以裸腹曬書聞名的郝隆也在座,他應聲說道:“這很容易解釋,隱於山中時叫遠誌,出山後就隻能叫小草了。”謝安聽了,頗有愧色。桓溫當時官至大將軍,位高權重,謝安41歲了才出山為官,羽翼未豐,前途不知,雖有才名和大誌,身份卻如小草一樣低微。這大概是謝安東山再起,最後成為東晉名相的因由吧。一棵小草成就一代名相,真乃功德無量。
遠誌原名叫大膽。膽大到管了人的心腎腦,這俗名倒也貼切可愛。得名遠誌,源自一位有誌氣的丈夫。這位丈夫有一個精通藥理的妻子,丈夫去趕考,妻子拿出一截木頭說,此木名大膽,內服有安神補益、強壯之功效,可治心悸、失眠、健忘等症;外用又可治一切痛疸、腫毒、疔瘡、諸疾,可保相公一路安康。考前服之,鎮靜安神,臨場不驚,盡情發揮,文藝、書法俱佳,定能一舉奪魁。依妻子之言,這丈夫果然考中第一。回到家,丈夫感念神木奇效,覺大膽一名太俗,便給它取了遠誌這麼個雅致的大名。遠誌之人服遠誌,果然實現了遠大誌向。
人到中年,激情喪失;多事之秋,常令人腦部缺氧,深感力有不逮。如果生活讓你快神經了,請服用遠誌;如果你快失去誌氣了,請服用遠誌。本人特別推薦大棗遠誌湯。不是腎好了,她也好,而是腎好了,你的心就安定了,腦袋會聰明起來,誌氣將重新在你的生命中鼓蕩,說不定就像謝安一樣東山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