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故將白練作仙衣(2 / 3)

她依舊微笑著,但通透如琉璃的眸中已經有了淚光:“我知道,從那一天起,我的生命就已經可以用分秒來計算。但我不在乎。”

她抬頭,望著漫天飛落的桃花:“哥哥,每一朵花蕾都期待著開放,哪怕隻有一夜盛開,也勝過在枝頭等待千年……”

卓王孫低聲打斷她:“小鸞,別說了。”他輕輕歎息,“我答應你。”

小鸞的笑容綻放。從身後捧出一襲白色的嫁衣。白得就像是一杯雪。

這是雪織成的嫁衣,隻能穿在一個雪做成的人身上:“哥哥,這是我為自己織的嫁衣,還沒完成,你喜歡麼?”天平,已傾為極大的斜度,小鸞所在的玉盤,隨時都可能從天平上滑落,墜入深穀。

“別動!”卓王孫不敢耽擱,縱身躍上另一隻玉盤。

這具天平實在太過高大,高四丈,長二十餘丈,縱然以他的修為,也隻能一步一步慢慢靠近小鸞。幸好,當他縱身玉盤之後,天平逐漸穩住,不再傾斜。但如何走到小鸞身邊,卻是個難題。

如果就這樣過去,他的體重疊加到小鸞的玉盤上,天平立即就會傾塌。極有可能在他觸到小鸞前,玉盤就會跌落深淵。

突然,一聲蒼老的笑聲傳來:“魔舍身,魔亦舍身了啊!”

黑色的人流,寂靜地自玉山小徑蔓延而上,他們就像是黏附在潔白上的汙垢,頃刻沾滿了整個山頂。

無數的黑羽人用敬畏、驚懼、歡喜、狂熱的目光看著卓王孫。

一襲白色羽衣站在他們正中,那是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他幾乎站立不住,因為他的身體上插滿尖刺。血,不停從他身上流出,玉山被血浸沐,現出一片猩紅。他極力伸出手,指著卓王孫:“看啊。魔舍身了!”

卓王孫一凜。這些人在此刻現身,必然沒什麼好意。他自然不懼他們,他唯一擔心的,是小鸞。他嘴角挑起一絲冷笑:“滾開!”為了小鸞,隻要這些人敢再近一步,他必會將這些人化為塵芥。

沒想到,白色羽衣的老者跟黑色鶴氅之人全都跪了下來:“偉大的魔王啊,您聽說過佛舍身的故事麼?”

卓王孫當然聽過。在那黑暗的海底洞府裏,他見過那座雕像。佛陀舍身的故事,他自然也清楚地知道。

“傳說佛陀曾見老鷹追逐一隻鴿子。鴿子投於佛腋下,祈求庇護。鷹對佛說:您以救鴿為慈悲,卻不知鴿子得救後,我無肉吃就會餓死。佛想了想,覺得有理,就對鷹說:我割自己的肉給你吃,鴿子多重,我就割多少肉。於是佛令人取來一座天平,將鴿子放上,自己割肉放在另一邊。哪知佛身上的肉都要割盡了,還依然無法令秤平衡。佛於是縱身跳上天平。諸神見了,都齊聲讚歎,為佛的善行而感動。”

羽衣老者匍匐在地上,侃侃而談:“此乃佛陀最膾炙人口的善行。佛陀憑此善行得證正果,飛升極樂。可從沒有人關心過那隻鷹如何。”

他的聲音陡轉蒼涼:“作為殘忍、貪婪、自私的象征,鷹又會淪落到什麼下場呢?逼佛割肉殘體的罪過,它怎麼背負?”

“真相是,它吞噬了佛肉,獲得了一時滿足,卻永遠都背負上罪孽,無法洗清。隻要佛舍身的善行一日被傳頌,它就一日不得解脫。它盼望著佛能像救鴿子一樣救它,佛卻去了西天,再也沒有回來……”

“佛的血肉,像烈火一樣在它體內燃燒。漸漸的,它不再能生活在太陽下,隻能借海水澆灌,熄滅血液中的火焰。隻要脫離海水,身體就會炸裂。它隻好用海泥塗滿全身,蜷縮在海底壁壘,用苦行來祈求佛的寬恕。為此,它雕出無比巨大的佛像,顯示虔誠。”

“這隻鷹,就是我們的祖先。我們,就是吞食了佛肉的罪惡之族。”

“這一世,我族用盡一切力量,做出無盡犧牲,才讓佛重新誕生。隻有他為我們說一次法,我們輪回中的罪孽才能夠解脫……”

他的聲音陡然一高,卻帶著哭泣般的顫抖:“但,佛卻提前滅度,他,拋棄了我們!在這個佛已滅度的末法之世,在這片呼告無應的荒涼之土,能拯救我們的方法隻剩下一個,那就是,讓魔舍身。”

他的雙眸中倏然騰起了一陣火焰:“若是魔,也能為鴿舍身,佛的慈悲又算得了什麼呢?吞食佛的血肉,又算得上什麼罪孽呢?”

“為天下人所畏懼的王,塞外的可汗因你而駐馬,海上的妖魔因你而封印,神祗的陣法因你而破滅,藍發的魔君因你而流放……你。就是魔,你是萬魔之王。今日,我們親見你舍身。我族,因你而永得拯救!”

一時間,所有羽衣鶴氅者都跪伏下來,齊聲誦念著卓王孫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