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暖食千帳,簾帷有聲(二)(1 / 2)

龔襲在帳外報:“丞相,晚飯準備好了。”

“進來吧。”諸葛亮收起密表,對身邊的月英說:“月英,今天我讓他們做了一道漢中特色小食。”

龔襲和翠萍將食盤端上,月英一看,隻見食盤內一個小碗內放著兩指寬的麵,白如雪,卻透如玉,另一個大碗內則是滾燙的湯汁,四周伴著三個家常小碟,麻油冬筍,木耳肉片,炒青菜。

“這是麵皮嗎?”月英狐疑地看著眼前這個看似平常的麵食,不知怎的就成了漢中特色。

“是,嚐嚐吧。”諸葛亮催促道。

月英莞爾,說:“怪不得丞相要給楊儀送呢,原來是送‘麵皮’。”她拖長了麵皮二字。

正在擺放食物的翠萍聽了,突然停住手上的活兒,恍然大悟道:“噢,原來是缺啥補啥呀。”

惹得屋裏的人都一時忍俊不禁。

諸葛亮說:“這也是湊巧,希望‘麵皮’能讓他覺得掙回點顏麵。”

龔襲將小碗裏的麵倒入大碗的湯汁中,麵皮便在湯汁中劃開,似素色蜀錦在水中迤邐漂蕩。一筷下去竟滑得夾不住,又順勢複跌回於湯汁中,湯汁濺出,麵皮卻未見絲毫破裂,隻是孔明在一旁將盤中的勺子遞予她道:“光想著讓你趁熱嚐,竟忘了告訴你吃這東西必須用勺。”。

她輕輕將麵皮挑到勺裏,舀了少許湯汁,吹了兩下,放進嘴裏,那麵皮如絲緞般觸摸舌尖,口感異常柔嫩,但韌勁卻不輸其他麵食。一勺過後,不禁讓人忍不住馬上再吃上第二勺。

“這麵皮與眾不同,真好吃。”月英誇讚道。

“那多吃點便是。”他看月英吃得有胃口,慰心一笑。讓龔襲和翠萍也都趁熱吃。

龔襲在一旁呼嚕嚕地吃著麵,可邊吃,嘴上還是要抽空說著話:“夫人,每次要有賓客到漢中來,丞相都會提前讓人準備,用這個招待他們。”續上一口麵後繼續說:“前兩天,您病的時候,丞相就叨念著要是能給您做碗麵皮就好了。可這個雖是漢中普通人家的家常小食,可卻需耗費時日,要將大米浸泡三日,磨成米漿,才能上籠蒸煮製成。還好,能趕在我們回去之前,讓您吃上。”

月英笑著說:“怪不得口感如此軟糯,滑爽,原來米粉,用的是稻米,而不是麥子。”又對諸葛亮說:“丞相長年在漢中,平時不常吃嗎?這倒是一道養胃的美食呢。”

他搖頭道:“漢中盛產稻米,這雖於普通人家是家常的東西,可需要加工,費時費力,營中將士眾多,哪有大鍋煮飯,大灶蒸饃方便?更何況打仗在外,大家想念的終究是一口家鄉的味道,這隻是偶爾做做,權當漢中特色,改善夥食了。”

“回家我也給你做這個吧。”月英細細品著這麵皮,她想回家也給孔明多做幾回,這樣下次他再領兵漢中,身邊便可多一道‘家的味道’。

“好。”他答應著,“你不親自上陣磨米便是。”邊說邊舉筷伸向麻油拌筍的小碟,月英輕輕說道:“這個別吃吧,對胃不好,難消化。”他淺淺一笑,還是繼續去夾筍,夾到了月英的碗中,說:“這個開胃,你喜歡的,多吃點。”又點了點剛才月英已舀了一大勺子放在麵湯的木耳說:“這個也是,多吃點,不是說有助於心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