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城內,帥府大堂。
起義軍統領王鳳,愁眉不展,焦急的在堂中徘徊踱步。
兩旁的將領們都是討論紛紛。
主戰派認為必須死戰到底,否則被擒也是死路一條。
主和派稱眼下大勢已去,隻有開城投降,或可博得一線生機。
王鳳動搖不定,高聲道:“諸位將軍,敵軍數倍於我軍,我等已成困死之勢,不如……降吧!唉……”
劉秀站出來大聲反駁:“不能降,斷不能投降。”
王鳳一直瞧不起劉秀,此刻他故意陰陽道:“如此形勢,難道你有扭轉乾坤之能?”
劉秀分析當前局勢,提出不可輕言投降,否則前功盡棄。
許多將領紛紛發聲,指責劉秀,說他一個小小先鋒將軍,竟然對大家指手畫腳,教導起大家來了。
劉秀不怒反笑,沒有說話,隻是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鏡頭一轉,夜月高掛。
劉秀率十三人,趁著敵軍防備鬆懈,溜出昆陽城,前去搬援軍。
他從附近州縣,率援軍上萬人,去解昆陽之圍。
劉秀猶如神助,殺神降臨,身先士卒,衝殺敵軍陣營,驍勇無比。
起義軍士氣大振。
他組成三千多人的敢死隊,向著敵軍中堅力量進攻。
王邑,王尋認為劉秀不足為懼,實屬蚍蜉撼樹,以卵擊石,派一萬人與劉秀敢死隊對拚。
劉秀率敢死隊越戰越勇,挫敗敵軍。
圍城的其他部隊,沒有統帥命令,都按兵不敢動。
劉秀抓住時機,向城中傳進信息,裏應外合,要大破敵軍的核心力量。
喊聲震天,殺氣騰騰。
旌旗亂飛,血流成河。
“殺了這群反賊,破城之後,論功行賞,衝!”
王邑發號施令。
一萬士兵衝了上去,與劉秀軍正麵交鋒。
劉秀雖區區三千人,卻打出了三萬人的氣勢,所向披靡。
王邑的手下很快就潰敗了下來。
“大將軍,不好了,敵軍朝中軍方向殺過來了。”一小兵臉上血肉模糊,急切稟告。
王邑和王尋這才意識到不對勁了。
他們連忙發令,示意其他部隊前來增援中軍。
不過,似乎已經來不及了。
劉秀看準時機,率軍衝向敵軍中樞,徹底衝散了中軍陣型,頃刻間,統帥王尋被斬殺。
王尋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會以這樣的方式告別這個世界。
一切發生的太快了,來不及反應。
另一統帥王邑嚇得魂飛魄散,在麾下將士的掩護之下倉皇逃竄。
“王尋已死,放下武器者,不殺。”
劉秀舉起王尋頭顱,高聲喊道。
王莽軍頓時陣型大亂,士氣頹靡不振,再加上他們大多數都是貧苦百姓被強征入伍,心有怨恨,見狀,許多人丟盔棄甲投降,還有許多逃跑的。
就在此時,天象巨變。
忽然大風驟然而起,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巨石飛爍。
王莽軍淹死無數,很快便是屍體如山。
王邑踩著屍體,渡河逃亡。
此一戰,起義軍大獲全勝,王莽主力殆盡,大勢已去。
……看完視頻,劉秀位麵之前的許多人,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