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婁山的星星之火(三)(1 / 2)

羅興國考慮到新的戰術在紅11軍團隊伍裏普及率還是太低,指揮員們更願意用他們以前的那些老一套。

於是他叫來徐策、鍾偉、曾春鑒三人一齊碰碰頭。

“各位同誌們,咱們這戰術更新的問題,真得上上心了。”羅興國直接點出了要害。

“現在大夥兒還是習慣那一套老辦法來打仗,新東西普及太慢。”

徐策聞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的是,戰術升級得快馬加鞭。我建議我們成立個紅11軍團的內部學校,從根上給基層指揮員們改變,這招挺靠譜。”

“嗯,我全力配合政治思想這塊的教育。”鍾偉接過了話茬。

徐策點點頭:“對,戰術再新,沒有堅定的信念和正確的方向,也是白搭。”

“咱們得確保每個指揮員都是鐵打的信念,銅鑄的意誌。”

“成,我和老曾就負責把軍事教材這塊兒搞紮實,”羅興國接上。

“實戰案例加上理論分析,兩頭都不能偏廢。教材得寫得通俗易懂,讓大夥兒一看就明白。”

“還有,軍事教員方麵,我看那些從遊擊隊出來的同誌們最合適不過,他們實戰經驗豐富,講起來也有說服力。”

“對,說幹就幹,”羅興國一錘定音。

“基層工作這塊也不能放鬆,現在敵人對咱們越來越緊,根據地周圍風聲鶴唳的,建立地下紅色政權得跟上。”

“另外,基層幹部的培養也得提上日程,培訓班得講究效率,培養的人才得是既能衝鋒陷陣,又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的那種。”

“沒錯,”徐策深表讚同,“政治思想工作得做到位,讓每個人心裏都亮堂堂的,知道我們為啥要戰鬥。培訓班得緊鑼密鼓地開起來,讓每個出去的同誌都能成為傳播革命火種的人。”

“那就這麼定了,”鍾偉摩拳擦掌,“時不我待,咱們這學校得趕緊運轉起來。”

於是,紅11軍團的內部學校在緊迫的節奏中拉開了序幕。

與此同時,根據地裏的短期培訓班熱火朝天,給根據地留下了紅色的種子

徐策的理論水平高,由他和鍾偉來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羅興國則與徐策來編纂軍事戰術教材和步兵操典,讓幾名遊擊隊過來的同誌擔任軍事教員。

一個草台班子、未來的將軍搖籃,就這麼誕生了。

和軍團幹部們討論完軍隊建設的問題後,羅興國立刻又馬不停蹄地去看士兵們的訓練情況。

陽光斜灑在訓練場上,紅軍戰士們身姿挺拔,汗水沿著帽簷滴落,與腳下的泥土混為一體。

羅興國走到山坡旁一個空地上,這是二師一個連在訓練。

羅興國走過來,目光銳利如鷹,逐一審視著戰士們的訓練狀態。

他走到一處小隊前,這裏正在進行刺殺術練習,士兵們手持木槍,模擬著肉搏戰中的各種情境。

“停!”羅興國突然高聲喊道,聲音穿透了訓練場的喧囂。一名士兵的動作在他眼中略顯遲緩,收槍的瞬間未能迅速複位,準備下一輪攻擊。

他走向前,臉上沒有責備,隻是微笑著對他說。

“小同誌,不是這樣子刺的。”羅興國的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刺刀收回的那一刻,你的注意力要集中在下一個動作的啟動上,你一停下來,白狗子的刺刀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