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一天,必須有更新!)
姚遠湊近了一看,仔細地看了起來,原來是一篇自傳。
“餘李玄,本為雅塔帝王,三十築基,百歲成丹,功參天地,訪道無門,心有戚戚焉……”
看到這裏,姚遠終於確定了眼前的人確實是千年之前雅塔帝國的皇帝。按照他的說法,此人能在三十歲之前就能築基成功,可謂是不可多得的天才,而姚遠也看到了築基期的下一步——結丹。
結丹,顧名思義,就是將體內的靈氣提純、壓縮,然後結成一顆金丹,“丹田”之名也正是來自於此。這是修煉途中最關鍵的一步,一旦結成金丹,就可以獲得五百年的壽命,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問道的路上多走一步。
在前麵的石殿中,姚遠不僅悟通了煉精為氣,而且還知道了下一步是煉氣為神。
修煉的第一步是煉精為氣,然後是煉氣為神,而築基是煉氣最關鍵的一步,築成仙基,打下基礎,築成仙基過後的下一步就是結丹。
結丹就是煉氣大成的標誌。
體內的靈氣已經變成了固態的金丹,隻有結成金丹,修士才可能煉氣為神,體會到神韻,感悟天地,與天地相容,追求大道的軌跡。
結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天資和機緣一樣的重要,靈氣在體內結成金丹,肉身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成丹的過程中,尤其是結丹的那一刻,身體受到天地靈氣的洗禮,已經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可以說,人一旦結成金丹,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了,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也不是過分。
“沒有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是結丹期修士!”姚遠震驚地看著李玄,也隻有結丹之人的肉身才能保存千年不腐。
“餘成丹之時,方知天高地迥,宇宙之無窮,然興盡悲來,仍不識盈虛之有數!所謂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所幸至此,得遇天機,迷途知返,達歸省之道!”
讀到這裏,姚遠的心裏激動起來,他明白李玄所說,乃是自己的感悟,知道的越多,便越是無知,這正是問道的特質,天道無窮,再怎麼學,也不可能窮盡,對於未知的是一個無限的世界,知道的越多,和無知的接觸的越多,那麼便越是無知。
愚人永遠也不會覺得自己無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正是此理!
當然讓姚遠激動地不止這一點,而是後麵的“迷途知返,達歸省之道”幾個字眼,“歸省之道”說的便是返回到修真界的道路。
“難道李玄已經找到回修真界的方法?”
姚遠迫不及待地繼續往下讀:
“憶餘之一生,三歲習武,六歲為戰士,為家師所重,隨收為門下,傳道授業。及至三十乃築基成功,不負師望。待成丹之時,發現修煉亦同天地之變……”
本來以為這裏隻是李玄的一些回憶,姚遠準備跳過去,直接找到回去修真界的方法,但是看著這裏,姚遠改變了主意,既然李玄在化道之前將這些記下來,肯定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尤其是李玄對修煉的理解,可能對姚遠有著不可忽視的借鑒意義。所以姚遠有耐著性子讀了下去,果然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