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18歲生日那天是星期天,正好又是鎮上大集,雪花就拿出100元錢交給女兒,說:“我家小梅今天就18歲了,以後就是大人了,這錢拿去,自己買一點喜歡的東西吧!”這之前,雪花一直把小梅當做孩子,啥事都不讓她自己做。
小梅高高興興的在大集轉了一上午,回來時,她神秘的對雪花說:“媽,你看我給你帶回了個什麼寶貝?”雪花看去,原來是一對製作精美的銀鐲子,她就問:“這鐲子是哪裏來的?”小梅就講了鐲子的來曆。
原來,小梅在集市上轉了一圈,看見什麼都是那麼的新鮮,她的眼睛都覺得不夠用了。這時,小梅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發現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表情呆滯的蹲在那裏,麵前擺著一塊舊花布,花布上擺著一對鐲子,很顯然,她是在賣它們,但是無人問津,小梅看見鐲子上圖案很漂亮,就蹲下身子拿起來看,老婆婆看見有人來了,就開始講述,從她嘮嘮叨叨的話語中,小梅了解到,這一對鐲子是老婆婆的老伴年輕時送給她的定情信物,已經伴著她生活了大半輩子,現在老伴去世了,睹物思人,她看見這副銀鐲子就會想起老伴生前對自己的千般好,心裏就更加難過,所以就想把它賣掉。
老婆婆講的很是動情,眼淚婆娑,小梅聽得也是淚眼迷蒙,當下,她就想買下那一對鐲子送給終日為自己操勞的媽媽,可是又怕錢不夠,正在為難之時,老婆婆抬起頭問:“小姑娘,你想買這對鐲子嗎?”小梅點了點頭,然後囁嚅著說:“可我身上……隻有100塊錢。”老婆婆說:“說實話,我賣這鐲子並不是為了錢。既然小姑娘喜歡,100塊就100塊,我賣給你!”於是,小梅就花100元錢買下了那對銀鐲子,並將它送給了雪花。
雪花聽完,很是欣慰,因為這不光是一對鐲子那麼簡單,裏邊還飽含著女兒對別人的愛心,對自己的孝心,她接受了這一對鐲子。
第二天,雪花就去鎮上首飾店將這副手鐲清理的光光亮亮,此後,每天都會帶著它,逢人問起,雪花就會驕傲地說:“這是我閨女給我買的,純銀的呢。”
後來,雪花的娘家侄子小青到她家裏探親,小青在省城一所大學學文物鑒賞,一年回不了幾次家,雪花忙摘下手鐲挽起袖子去廚房忙活,小青看見那銀鐲子,就拿過來反複看,然後對雪花說:“姑媽,這鐲子的做工倒是不錯,可惜是……”這時,正好小梅放學回家,雪花就用手勢製止住了小青,然後大聲說:“這鐲子是你小梅妹妹給我買的,純銀的呢!”
其實,雪花在第二天去首飾店清洗鐲子時,人家就告訴她,這鐲子是鉛做的,隻是外邊鍍了一層銀,她還打聽到,那個賣鐲子的老婆婆其實是一個騙子,她利用別人的愛心,用這種手段賣出了不少的“銀鐲子”,其實這種“銀鐲子”也就值5塊錢。
但是為了不使女兒長大成人的第一天就留下被人騙的陰影,雪花並沒有說破這件事,反而采取了積極的措施,小心的維護了女兒尚顯稚嫩的心靈,她要讓女兒在以後漫長的人生路上,始終相信,這世上還是好人多,還是美好的事務多。
為了將這個謊一直圓下去,雪花不得不隔兩個星期就去鎮上的首飾店一趟,清理一下這副手鐲,因為這鐲子應常會因為生鏽變得灰蒙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