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都故意假裝糊塗
過去,霍小寶也收過禮,5萬、10萬地進了幾次。每次,他在心裏稍稍做過一陣搏鬥後,就用種種理由撫平了心理上的緊張與不平。但是,這次卻不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在激動與興奮的背後,他常常感到心悸不安,生怕帶來後患,以至吃飯無味,睡覺不沉。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待到一切都平靜得無波瀾時,他的心才平穩下來。
農曆臘月初八一過,過年的氛圍就漸漸濃了起來。各個單位爭先恐後地為職工搞起了福利,單位景氣的,給職工們搞的數量多,花樣也多,什麼大米、清油、雞、鴨、魚、牛羊肉都有,另外再發幾張代金券,根本用不著自己辦年貨了。單位差的,隻能勉勉強強把拖欠的工資補上一點,福利對他們來講就成了天方夜譚。
今年,報社的福利搞得很好,幾乎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並且,每人還發了二百元代金券。大家都很高興,都說霍總好,知道關心老百姓。霍小寶之所以這麼做,要的就是大家這句話。他知道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一個聰明的領導不僅要學會自己撈好處,還要學會關心職工,籠絡人一心。倘若失去了民心,你這個領導也不會當長的。霍小寶自然明白這些道理,所以,他就要時時處處顯示出與前任領導的不同,讓大家在比較中明白他霍小寶是一個為職工著想的人。
代金券是報社為幾家副食商場做廣告頂的,發給職工的其實是一部分,另一部分霍小寶打算為主管部門的領導拜年時送。這幾年YD有個習慣,下屬單位和部門都要趕在春節之前為主管領導拜年。當然,這拜年的含義絕非是報紙電視中所說的拜年,那是一個沒有實際內容的空泛概念,現賣中的拜年是裝著很豐富的物質內容的。通常情況下是親朋好友禮尚往來地相互走一走,或者是職工到領導家裏串個門兒;順便拎上點煙酒,顯得不空手。這是一種民俗文化,通過這種形式,可以更進一步增進親友之間,上下級之間的關係。而事實上,拜年絕不是僅僅局限在這個層麵上,有相當一部分人有著明確的目的性,平時抹不開麵子表達,春節拜年就成了一個最好的理由和借口。這時可以堂而皇之地登門入室,拎著貴重的禮品,懷揣嶄新的人民幣,做著權錢交易的勾當。送禮者送的形式也越來越妙,他們或者以給領導的子女壓歲錢的形式把錢交到子女的手中,或者美其名曰單位的效益可嘉,作獎金的時候給領導多作了一份。而收禮者明知是怎麼回事,都故意假裝糊塗。
霍小寶除了給主管領導每人準備了二千元的代金券之外,還給每人準備了上好的煙酒。他知道送大米、清油、雞、鴨、魚肉已經過時了,也太俗了,那是鄉鎮企業的做法,他不會那樣去做的。霍小寶的煙酒當然是以報社的名義準備的,他就是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與借口,與上級領導拉拉關係。利用公家的粉,來搽自己的臉,這樣的好事誰都會幹,他霍小寶為何不幹呢?
霍小寶怕越到年前拜年的人越多,就提前為領導們拜了年。霍小寶依次給張書記、王書記等領導拜了年。最後到陳部長家去拜,他覺得領導幹部中,陳部長是他最親近的也是他惟一的靠山,所以,到他家裏就顯得親切隨和多了。
陳部長問了問報社的情況,霍小寶好久沒有向陳部長彙報工作了,趁此機會簡明扼要地向陳部長做了一番彙報。霍小寶講到了向濤辭職去了南方,記者部就暫時讓古韻負責。陳部長一邊頻頻換著頻道一邊說:“部室主任很重要,選好人用好人直接關係到你的工作,所以,把關一定要嚴格。古韻我看也不錯。”正說著,屏幕上突然閃出了於虹。
於虹正主持著YD電視台的《YD聚焦》。這個欄目類似於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也是一個新聞評論式的節目,在YD很有影響。在這個節目中,於虹貫於始終,片頭、片尾的主持、現場采訪都是她一人。這期的《YD聚焦》是一篇揭秘造假窩點的報道,於虹冒著凜冽的寒風站在一間土房門旁麵朝觀眾說:“我身後這問破舊的農家小院位於我市城郊的東坡村,誰都無法想象,這樣一間破舊的農家土房竟是製造假五糧液的黑窩點。我台接到了群眾的舉報,進行了跟蹤暗訪。”剛說完這些,鏡頭便被切到了黑窩點,幾個不法商販正在為剛剛製造好的假酒貼“五糧液”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