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水牛和毛驢的故事(1)(3 / 3)

“痛苦、煩惱和憂愁對你我的身體都有害,因此以後你不要憂鬱煩惱了。否則你不僅不能盡情地享受人生樂趣,還將成為一個懦弱者,使你長期生活在悲觀絕望之中。”

烏龜的一番話,使水鳥倍感寬慰,彼此談得很投機,上下古今,無所不談,慢慢地它們的距離好像縮短了許多,雙方對事情的看法和認識都一致,甚至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但是水鳥還是懼怕天災人禍,它覺得自己身單力薄。烏龜知道水鳥心裏所想的事,就又進一步勸慰它:

“群鳥們一向都非常敬佩你的真知灼見,將你作為它們處世待物的榜樣。你一定要自己珍重,千萬不要自尋煩惱,自找苦吃。”

烏龜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它終於說服水鳥,消除了它心中的恐懼,使它像原來一樣平靜地生活了下來。從此,彼此相依為命,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享受著生活的樂趣。

時間飛一樣地過去了,水鳥非常想念自己的家鄉,決定飛回去看看自己的老巢。一天,它不顧生命安全,背著烏龜悄悄地回到老巢附近察看。水鳥飛到磐石附近的樹上,透過樹葉觀看四周的動靜。令它高興的一幕出現在眼前,蒼鷹不見了,隻剩下磐石邊上的白骨架,河水像往日那樣嘩嘩地流著,顯然是一片太平安寧的景象。水鳥急忙飛回烏龜身旁,興奮地把它看到的一切告訴烏龜,並且告訴它:

“我的家鄉已經太平了,我難以忍受長期在外漂泊的生活,準備回到老巢和親戚、朋友們一起過安寧幸福的日子了。”

烏龜聽到了水鳥的話,真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它長期與水鳥相依為命,極不情願離開水鳥。但轉念一想,落葉歸根是人之常情,應該體諒水鳥的心情,可自己又不願意離開水鳥,就決定跟著水鳥到老巢去生活,也好遊覽一下異地風光,看看外麵美妙的世界。決定後,便與水鳥相約,一同來到水鳥的老巢,才知道那裏的一切都很新奇、美麗。

水鳥回到故鄉,內心非常高興。它對烏龜說:

“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痛苦和災難,受到難以想象的事件的折磨和打擊,有的年輕人難以忍受災難和不幸所帶來的折磨與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從而意誌消沉。但當他們看到雲散霧盡,光明到來,覺得災難和困苦已經消除時,便得意忘形、沾沾自喜了。我實在不讚同這種處世原則,因為人世莫測,變化無窮,今天的安寧幸福不等於明天新的災難不會到來。

更何況我身單力薄,我必須時時刻刻提高警惕,防禦惡敵,才能保全自己。”

烏龜連連稱讚水鳥的話,對它欽佩不已,並且表示要做它的好鄰居,相互關心,相互體貼。水鳥和烏龜朝夕相處,彼此都感到很安全,共同過著幸福安寧的生活。

狐狸和烏鴉的故事很久以前,在遙遠的東方有一隻狐狸,它住在一座高山上的冰冷陰森的洞穴裏,打發著苦悶的日子,這隻狐狸生過不少孩子,每當小狐狸長大時,它就把小狐狸吃了,因為在這座山上找不到其他可以充饑的食物。

如果它不吃自己的孩子,那麼它現在就已當上祖母了,但它不吃自己的孩子,自己就得活活餓死,它一直想改變這種狀態,但卻沒有辦法。它整整想了一年,也沒想出可以既不讓自己餓死,又可以讓自己的孩子活下去的辦法。它又吃了一隻小狐狸後,接著開始了它的思索。

過了不久,一隻烏鴉飛來,落在了狐狸的洞穴旁邊,烏鴉的出現給這座死氣沉沉的高山帶來了一絲生機,也給狐狸帶來一絲希望。狐狸看看烏鴉暗想:

“得與烏鴉交個朋友,以打發這苦悶難過的日子,同時也讓它想想辦法,看看有沒有其他可以充饑的食物。”

想到這裏,狐狸走出洞穴,對著烏鴉打了個招呼,向它問好,然後接著又說:

“親愛的烏鴉,你從哪裏來,你要住在這裏嗎?如果住在這裏,那就太好了,那咱們又是鄰居,又是朋友了,從此咱們可以互相幫助了。說句實話,我一見到你,便有了一種親切感,你願意和我成為朋友嗎?”

烏鴉聽完狐狸的話想了想,然後很有禮貌地回答道:

“尊敬的狐狸,我從遙遠的北方來,我確實想在此居住,對於和你交朋友,我看有點不太合適,因為你比我強大,你又曾經吞食過自己的孩子,我不敢保證你不會吞食我。況且咱們也不是同類,咱們倆交朋友我認為是不可能的,現在我有一點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你提出要與我為鄰,並且做朋友還要互相幫助呢。”

狐狸說:

“親愛的烏鴉,你可能對我有些誤會,我認為異類之間也可以交朋友,那有什麼呢?我比你強大並不代表我要欺負你,我吃自己的孩子,並不意味著要吃掉你。交朋友時,總要出於自己的意願,隻有自己願意交的朋友才能擁有真正的友誼。正因為這些原因,我才提出和你交朋友,如果我們成了朋友,就可以互相幫助,共同尋找新的生活方式,時間長了,我們之間的友誼也會逐漸加深。我知道幾個交朋友的故事,不知你是否願意聽。如果願意,我現在就講給你聽。”

烏鴉說:

“那你講吧,我願意聽這方麵的故事,或許從這些故事裏麵可以了解些如何交朋友的注意事項。”

狐狸說:

“既然你願意聽,那我就先給你講一個老鼠和跳蚤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