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路遇堇風(1 / 3)

話雖這麼說,羽天綾仍舊和這匹從羽王府家將手中搶來的黑馬同行了好一陣子。原因無他,返身向西的時候,羽天綾不再敢橫行穿越殷州地界,而是沿著殷州和南越接壤的地方,兜了好大一個圈子。

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更是比原定計劃遲了一天。羽天綾牽著馬,站在一處狹窄的山穀口,不知是該立即穿過去,還是留在原地等待幾天。

從殷州入楚,有兩條路,一條是水路,沿著橫貫中原的大江溯流而上;一條是陸路,而眼前的峽穀,便是唯一的一條必經之路。

西楚帝會派出迎親的隊伍。但是,盡管是西楚帝主動向羽王府提了親,他對於這樁聯姻的熱情卻遠遠及不上羽王妃迫切地想要嫁女兒的心情。因此,迎親的隊伍,並不會靠這處峽穀太近。

所以,羽天綾無法斷定,從殷州府出來的送親隊伍,此刻是否已經通過了這條峽穀,進入了西楚國境內。因為,她清楚的知道,此時此刻的羽王妃心裏,該是如何的矛盾。

她既想盡快將羽天綾送給西楚帝,又擔心太快被西楚帝發現,新嫁娘隻是一個冒名頂替的西貝貨。她不想送親的隊伍在殷州境內花費過多的時間,又生怕時間過短,沒有合適的時機達成自己的目標。

她希望各方勢力能在送親隊伍越過邊界之後,來對“羽天綾“下手,又不希望殷州的實力受到損傷。因此,時機的把握顯得尤為重要,羽王妃隻需要那麼一點點的時間,既能給各方勢力下手的機會,殷州的送親隊伍又來得及退入殷州,以及,西楚帝派來迎親的隊伍,又能在第一時間目睹事情的發生。

這樣,她安排在送親隊伍中的釘子就來得及反應,完成她對於殷州最有利的安排,讓“羽天綾“死在西楚帝的腳下。

羽天綾知道姽嫿應該早已頂替她從羽王府出來了,隻是沒有一路隨行,她無法把握住羽王妃心目中那個最重要的時機。

想了想,她鬆開了手中握住的黑馬的韁繩,沿著峽穀,向另一端走去。——假如送親的隊伍已過,總會留下一些痕跡才是。

這個天下,有四國一州、有四個皇帝一個王,似乎是等於有四位真龍天子。

殷州羽王一直不願稱皇,曾經讓羽天綾心中生出幾分敬佩,隻是如今看來,似乎並非是她想象中的那回事。

殷州和中原四國的邊防界限素來並不十分嚴格,也許一直防的隻是兵將,對於行商、到其他地方探親的百姓,等若毫不設防。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殷州較小,就算防也不見得真的能防住。

如今看來,卻也並非這麼簡單。

羽天綾看著峽穀中一道道淩亂的車轍,實在分不清究竟哪道屬於羽王府駛出的送親隊伍。然而,她不願意輕易放棄,仍舊在這道此刻顯得頗為冷清的峽穀中來來回回地尋覓著。

峽穀中的風很大,仿佛是要將周圍群山中的氣流全部擠壓在這條狹窄的通路中。仲春的風仍舊透著一些寒意,常年不斷的風不僅將峽穀兩側的峭壁切割得十分光滑,更吹得羽天綾不由裹緊了身上的衣服。

忽然,羽天綾的雙目一凝,在隻長著幾株小草的光滑峭壁上,發現了一道突兀的新痕,仿佛是由什麼兵器刻下。

羽天綾仰頭分辨著這道刻痕,漸漸琢磨出其應該是由什麼人用一把類似劍之類的兵器狠狠地用力在山壁上斫下,從而留下來的。而通過這塊山壁受力的方向……羽天綾的視線往更高的山壁上瞧去。

果然,在她的視線往上又挪了約莫一丈的位置,又看到了一個形狀大小差不多的斫痕,隻是這道痕跡,似乎比距離她最近的這一道,要深上一些。而在那道痕跡周圍,似乎灑落著一些深褐色的液體,應是已經幹涸的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