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任務周期前,係統停止了吸收新人的行為。當時種田玩家總人數17865人,戰鬥玩家57468人。超過85%的種田玩家選擇和戰鬥玩家組隊完成任務。”

“兩個任務周期前,種田玩家總人數13768人,戰鬥玩家46789人。因任務失敗或其他原因,種田玩家減少4097人,戰鬥玩家減少10679人。戰鬥玩家戰損比例約為種田玩家的2.6倍。”

“一個任務周期前,種田玩家9784人,戰鬥玩家35451人,因任務失敗或其他原因,種田玩家減少4004人,戰鬥玩家減少11338人,戰鬥玩家戰損比例約為種田玩家的2.8倍。”

“本任務周期前,種田玩家8378人,戰鬥玩家12554人,因任務失敗或其他原因,種田玩家減少1386人,戰鬥玩家減少12554人,戰鬥玩家戰損比例提升為種田玩家的9倍。”

“通過變量排除已經數據統計,係統顯示最近的一次任務周期種田玩家選擇和戰鬥玩家組隊完成任務的比例減少30%。種田玩家戰損減少,戰鬥玩家戰損增加。”

“事實證明,解除和戰鬥玩家的組隊狀態,種田玩家存活率大幅度上升,而戰鬥玩家存活率小幅度下降。”

“所以,到底是誰更需要通過組隊來提升存活率,建議所有能看得懂一點數據分析的玩家自行判斷。”

這一串的數據,像是一個大巴掌呼呼的往那些自命不凡的戰鬥玩家臉上甩。之前叫的最歡的幾個人已經完全不敢出聲,開始裝死了。

反而是那些之前一直和戰鬥玩家爭吵的種田玩家開始活躍了起來。

“我就知道我們不是廢物,我早就應該和隻知道壓榨我們的公會斷絕關係了。”

下麵還夾雜著一些其他人的心聲,顯然有此想法的人還不少。

見帖子已經歪到不知哪裏去了,陶子雨正準備退出這條帖子時,就看見之前甩出一大列數據的那個人又一次冒泡。

“大家也別著急,我建議你們在做決定之前先看看陶子雨大佬寫的《從玩家到大神,種田玩家保姆級攻略》這個帖子。裏麵有她的任務完成攻略和任務思路。學會了這個至少能提升大家30%的生存率。”

“這人是誰?為什麼我總感覺她給我的攻略貼引流的目的並不單純?”看著帖子裏的那幾行文字,陶子雨總覺得對方另有目的。

就在她還在思索對方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時,她的通訊錄突然響了起來。

“陶子雨姐姐,在嗎?”

這熟悉的稱呼方式,顯示是才和她在上一個任務世界分別的伏禾。

“怎麼了,有什麼事?”陶子雨回複道。

“是這樣的,我想問問姐姐,你這次的攻略貼打算更新到哪裏呀?”

“你問這個幹什麼?”

“我想知道姐姐有沒有將突破任務的細節公告出去的想法。”

看見這句話,陶子雨的腦海中靈光一閃。

斬釘截鐵的開口:“剛剛在討論帖裏發數據的人是你?”

對方一頓,半晌後才回複陶子雨。

“姐姐你看見了?確實是我發的。”

陶子雨開口問道:“你特意在種田玩家和戰鬥玩家吵的最火熱的帖子裏給我引流,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見突破任務的完成方式?”

伏禾爽快的回應:“是的。之前的任務告訴我,戰鬥玩家和種田玩家其實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在某些時候,或許我們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