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的人馬就這樣撤走,倒還是出乎郭小四的預料,按照常理講,即便是他們不大打出手,也絕對不應該就這樣抽身離去,而且以宋倩兒這樣的脾氣,已經將法器祭出,竟然還能服氣地收回,也實屬罕見,真不清楚那姓華的上清派門人,究竟在她耳朵邊嘀咕了一句什麼話,竟能讓她如此忍氣吞聲?
郭小四也不去仔細追究上清派眾人的離去原因,其實也不外乎就這樣兩個,一個便是他們實在找不出郭小四行凶的證據,,第二個便是他們不想背上挑起戰端的罪名,因而不得已才吃虧地離開。不過一向到上清派如今隻剩下二十四名門人,而長懷還有二十七人,在人數上上清派就已經落了下風,在材料搜集上,他們又不見得比長淮宗多,因而這一次長淮宗勝利在望了。
長淮宗的門人們也都是覺得奇怪非常,這可不是上清派的一貫作風,向來隻有上清派的門人在禁地裏欺負別的宗門,這樣類似的故事他們在長淮宗的時候就聽前輩們說過,那些經曆過上一次立威大會的前輩們,提到上清派在禁地裏麵肆意欺壓他們,到現在仍然是氣憤不已。可沒有想到,這一次與上清派的直接對話,長淮宗竟然接連擊殺對手四人,而讓對手無計可施,連生氣都生氣不了。
至於郭小四這樣的手段卑鄙與否,那已經是不重要的事情,誰都知道,不擊殺剛才那四個上清派門人,長淮宗便絕對得不到這麼多的材料。他們也會把在第一座山頭上吃虧的方式告誡其他弟,那麼從他們手奪取的,也隻會是一座山頭而已。
卑鄙與否,本身就是個難以明說地話題,玄門正宗裏麵,講究的是正大光明,可是不要說是在禁地之,即便是在外麵,偶爾遇到了,不相互動手的幾率也是小得很。至於偷襲下埋伏挖陷阱。更是常用的手段。那時候也沒有人卑鄙不卑鄙,隻會看誰最終存活了下來,在異常激烈的修仙界存活下來。
不過郭小四依舊沒有放鬆警惕,讓眾門人埋頭搜尋暖石的同時,自己一個人隱藏到一邊,警戒起來,上清派雖然折損了個人,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他們也很有可能為了鞏固第一的位置。而向長淮宗突下殺手。
可老長的時間過去了,還是沒有見到上清派地人有任何動靜,郭小四見大家搜集暖石也差不多了,這才讓大家都停下來,準備朝著出口處過去。*****到了出口處那裏。也等於到了安全區域,而到了安全區域,幾乎就可以肯定----長淮宗在這次立威大會上贏定了。
但以往曆屆立威大會的慣例是,時辰越是到了最後,禁地當的爭奪越是激烈,因為勝敗存亡的時刻已經到來。誰都想在最後關頭反敗為勝,或者確立勝局。
長淮宗大隊人馬剛出東南荒山群,沒有碰上上清派的人馬,卻遭遇到了太一宗和閣皂山兩家宗門的人馬。截止到目前,太一宗還存有二十四人,閣皂山則剩下二十人,與長淮宗的二十七人相比,兩個宗門在數量上要少了一點,因而兩個宗門的指揮者見隻有長淮宗一家人馬在。相約之後,便先後向長淮宗發動攻擊。
太一宗和閣皂山剛才在遭遇上清派的時候,不得已而站到一條戰線上來,雙方合力擊退上清派地人馬,並與上清派相約罷手歇戰,此刻見到長淮宗收獲頗豐,而且是從上清派所占據的山頭方向過來,想必長淮宗與上清派成了一夥,因而他們兩個彼此又重新到了一起,合力去攻打長淮宗。滅不了上清派。^^^^滅了他長淮宗也能解氣,更何況。長淮宗門人們一定攜帶有不少材料,這也是他們想要的好東西。
在他們看來,長淮宗遠遠不及上清派,他們兩宗門合力能夠擊退上清派,擊敗長淮宗自然是有可能----而且他們還打定主意,不論長淮宗是否要求罷手歇戰,他們都不同意,一直要將長淮宗打得元氣大傷才行。郭小四早就預測這一路上不會太平,上清派很可能隨時報複,因而一路上一直讓門人們做好結陣準備,而他則負責遊弋在外行進襲擾,讓對手不能肆無忌憚地攻擊金剛陣。可他沒有想到的是,原本提防的是上清派,此刻卻遭遇到太一宗和閣皂山地合攻。
這兩個宗門的合攻,威力比起上清派來,又要高出許多,盡管金剛陣已經結成,但也是勉強支撐住,有兩個門人已經因為猝然臨戰而法力拚盡----之前法力消耗得也比較多,此刻還沒有完全恢複,就又遭遇到新的對手的強大攻擊,法力低一點的,自然便消耗快一些。
而且戰地也不甚理想,恰在那大沼澤的邊緣地帶,一旦法力不支,不但削弱了金剛陣地威力,而且還會跌落下去,如果飄落到沼澤地,那便等於折損了一人。****
不過郭小四的三件法寶一出手,還是讓那些人驚嚇得差點逃走,後來太一宗的十二名弟用法器組建成一座防禦大陣,這才堪堪頂住了郭小四青玉劍與風刃旗的攻擊,但他們對於遊離於金剛陣外的郭小四,卻是毫無辦法,幻龜殼的硬度,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不但沒有被他們的法器擊毀,反而折損了兩件攻擊法器,得不償失地不敢再輕易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