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小懶
1、
總是會被人問到,寫某部作品的目的是什麼。
其實相比較寫作的目的,更注重的是,我有沒有讓讀者讀懂我的表達。
年少的時候看書,最討厭說教文字,長篇累牘中有太多的閱讀障礙,在老師、長輩語重心長的教育之後,仍強迫自己堅持看下去,可惜累得眼睛酸澀,仍舊雲裏霧裏,不知所雲。
有人說,有些好書,需要合適的年齡才能夠讀懂並珍惜它。可能當時的確是因為年齡不對。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時光,我曾經很希望可以碰到那麼一本書:
它所展現的,正是眼前我所經曆的生活。友誼,愛情,親情;學習,生活,娛樂。
它最好不要說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閱讀障礙,內容應該簡潔、有力,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
它當然不能簡單、空洞、荒誕、離奇,或者隻是單純地講個故事,當然也不能要求它有太高的深度,但至少在我閱讀的過程中以及閱讀後,有一種隨時想要再打開重新閱讀一遍的衝動。
它讓你忍不住拿起筆,在深深觸動你的句子處,畫上波浪線,反複誦讀。把它們抄在日記本裏。發到QQ空間上,作QQ和MSN的簽名用。
它引起你的深深思索。
——對眼前你所經曆的生活:友誼、愛情、親情;學習、生活、娛樂……一切一切都引起你深深的思索。
把它裝在背包裏,等人時,坐公交車時,地鐵裏……所有所有空閑的時光,都有它在陪伴,每每手指觸及到它,會有很大的充實感和滿足感。
睡覺前把它放在枕邊,睡前翻上幾遍,嘴角帶著笑意,安然進入甜甜的睡眠中。
上洗手間時,如果沒找到它,就算急得滿麵通紅也不肯罷休,直到帶著它踏實地坐在馬桶上,便覺整個世界都在我懷中。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時光,我曾經迫切希望可以碰到這麼一本書。
若沒有碰到,那麼,我很想寫出這樣一本書。縱然很難實現,但為此,我願意傾盡全力。
2、
這是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長篇小說。
是的,我喜歡寫愛情類的文字,關於愛情,我有太多的東西想要表達。
我不知道,曾經,正在看這段文字的你們,有沒有過那麼一天,同當年青春懵懂的我,有著同樣的困惑——
我遭遇一場美好的愛情。
可是。
可是,我並不知道如何開始。
3、
有一段時間,我給《讀者》雜誌寫專欄,經常收到這樣的來信:
“我愛上了一個人,我如何才能讓他愛上我?”
“有個男生向我表白了,我對他有好感,但怎麼判斷這是不是愛?”
“我喜歡的人約我出去玩,接下來我要怎麼辦?”
“她生日那天請我和她一起慶祝,這代表她喜歡我嗎?”
……
他星眉劍目。他氣宇軒昂。他容貌俊朗。
她端雅大方。她氣質高貴。她出塵脫俗。
不不,或許他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俗人一枚。
她也不過是扔在人群裏再也找尋不見的平凡人一個。
這些都沒有關係,也不重要。
關鍵的是,我如此愛他/她。
可是,我並不知道如何開始。
我並不知道這場本該很美好的愛情,要如何開始。
愛情,實在是世界上太美好的事情。
但這些最粗淺、最基本、最簡單的,同時又是最深奧、最重要、最複雜的,關係到我們未來的生活質量,關係到我們的心理健康,關係到我們的工作狀況、未來和方向的——愛情這門學問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從來沒有人給我們講:如何能夠因人而異地、最迅速最有效地找出最佳方式,做出最明智選擇?
——我想,這其實,是我們這代人的集體困惑。
4、
古人到了適當的年齡,隻要依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簡單地解決了人生大事。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現代人有了更多的人性解放、自由和權利,但由於各種原因,現在的青少年,絕大多數人的愛情觀是從圖書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形形色色的各路言情小說中得來的,是從國內外的影視劇中得來的,是從周圍比自己年長或者同齡人裏模仿中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