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譚渥不是也沒看上你?”
當娘的怒:“瞎說什麼?”
“大實話”,野蔓作為聽牆根的,覺得該把這三個字加上。
再聽這母女倆磨磨唧唧,她都急了,幹脆進屋。
屋裏兩人嚇一跳,看她破破爛爛的莫不是乞丐?
頭發枯黃,這時候山上的草都沒這麼黃、這麼少。身上瘦的,窮人家的狗都沒這麼瘦,就和荒年要餓死人時差不多。
衣服又單又破,不知道本來的樣子;腳上穿一雙草鞋,露出小腿不少傷,還髒。
這樣的人不少,所以同情心有限。
野蔓也打量她們。
當娘的、三十多歲的樣子,雖然樸素、幹活中,依舊收拾的整齊,有幾分風韻。
她就是有名的豆腐西施、徐寡婦。
徐寡婦的女兒劉如玉、十四五歲,長得更好看,做出來的豆腐也好。
野蔓看豆花還沒包起來,忙說:“給我留點。”
徐寡婦聽她聲音,沒害怕,就看她摸出一把銅錢。
野蔓把碗遞給劉如玉,卻和徐寡婦說:“你臉皮還是不夠厚。鄉裏的高寡婦就比你厲害,她兒子都過周了。”
徐寡婦臉都紅了,卻被後半截驚住:“什麼意思?”
野蔓挺高冷:“就是鄉裏那個高寡婦,儼然是譚渥的外室。你以後不用惦記了,這豆花多好?”
劉如玉將一碗豆花遞給小乞丐,在一邊和她娘麵麵相覷。
野蔓一氣兒將豆花吃完,空碗又遞給劉如玉,是真好吃。
徐寡婦驕傲,她帶著女兒、過的還不算差。
野蔓等著豆花,一邊說:“譚翔麟在外邊勾丶引有夫之婦,這種人就別想了,不值當。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別把路走窄了。”
徐寡婦覺得這樣子、有點像神仙了。
她去把中午吃剩的瓠瓜炒木耳端出來。
野蔓看著菜不少,應該是留著晚上吃的,她又摸出一把銅錢,一邊問:“有曬瓠瓜幹嗎?”
徐寡婦點頭。
沒想到變成賣菜,不過隻要能賣。她去拿一罐出來。
野蔓看著,一罐也沒多少,她拿出一把銅錢,再把籃子扒拉扒拉。
徐寡婦把瓠瓜幹倒在籃子的一頭,算著錢:“給多了。”
野蔓不在意:“記得告訴小桂氏,有熱鬧看了。都是熟人,怎麼能讓桂氏蒙在鼓裏?”
徐寡婦點頭,沒錯!
讓小桂氏和她有仇似得,不是小桂氏自己也惦記譚家的好處?
隻要小桂氏惦記,那就和高氏勢不兩立。
至於徐寡婦的消息準不準,桂氏自己去鄉裏弄清楚,有她什麼事?
都點明是高寡婦,多半錯不了。
劉如玉支持她娘。
那小桂氏的女兒、也和她有仇似得。
不過是誰都沒被桂氏看上。
如果譚翔麟真的靠不住,那劉如玉還是不敢的。
女子若是嫁個不可靠的,一輩子更慘。
徐寡婦去傳話。
野蔓在這兒吃豆花。
劉如玉問:“你怎麼不收拾收拾?”
野蔓問:“你有熱水嗎?我收拾一下。”
她又拿出一串錢:“有沒有褻衣?挑好一點、沒穿過的。”
劉如玉瞪大眼睛,好像被她拿錢的姿勢震住了。
野蔓心想,沒見過拿銀(支)票。
劉如玉心想,這破衣服裏邊藏了多少?所以不願換?
也不是,她這是準備換了。
野蔓吃好,準備更衣。看這茅屋,裏屋收拾的也有格調。
徐寡婦就是沒把臉完全丟掉的。沒讓人隨便吃豆腐。
畢竟打鐵撐船做豆腐是最難的,能賺輕巧錢,誰辛辛苦苦做這個?
劉如玉捧著小乞丐換下來的衣服拿去燒了,當抹布都嫌又髒又破,燒都不太好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