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方定遠就派了人前來勞軍。使者將牛羊酒食獻上之後,說方將軍已率人在城外恭候,請元帥引軍進城。朱元璋心中遲疑不決,但轉念一想如果拒絕對方好意,堅持複仇,恐怕會使雙方眾多將士為此丟掉性命,為了一己之仇而搭上諸多鮮活的生命,自己又於心何忍?當下主意已定,便率全軍往婺州而來。
往前行得五裏,隻見一道峽穀呈現在眾人眼前。朱元璋便問使者,這是何處?使者答道:“這便是婺州城外的煙霞穀,隻要每到冬日的清晨,這穀中便霧氣四漫,經那日光一照,猶如籠罩著一層七彩雲霞,其景甚是壯觀。”
朱元璋朝四下裏一看,隻見此穀三麵高山,隻有中間一條道路通過。山中叢林甚密,更兼霧氣籠罩,如若進入穀中,敵軍在此設伏,且守住穀口,便是千軍萬馬也休想再出來。
他心中遲疑,便下令全軍止步。這時使者上前問道:“元帥為何止步不前?”朱元璋笑著問道:“不知可有其他的路前往婺州城?”使者答道:“若要繞過這煙霞穀,便要多走百餘裏。還請元帥萬勿見疑,速速通過此穀,方將軍已率眾人在城外恭候,殷殷期盼之心,望元帥體諒!”
朱元璋聞言沒有做聲,隻一人一騎上前去查看。過了一會兒,他不動聲色的回到軍中,找來湯和徐達二人,在他們耳邊說了幾句。二人麵上驚疑不定,但還是回去暗中做好了安排。這時,隻聽朱元璋一聲令下,湯和徐達率軍三萬由左邊山道直衝上山,他親率兩萬人由右邊殺上山去。衝到半山腰上,前方軍士來報:“啟稟元帥,山中果然伏有敵軍!”朱元璋便命全軍向前,將敵軍趕至山崖邊上。
山中的方定遠伏兵眼見朱元璋就要入穀,心中大喜,當即做好了伏擊的準備。可是卻見一個人騎著馬到穀中轉了一轉便又回去了,正在疑惑間,朱元璋大軍已殺上山來。眾人措手不及,一時被趕落山崖摔死者無數。一個時辰之後,兩邊敵軍之伏兵七千餘人已悉數被殲滅。朱元璋命人將使者帶來,割去耳鼻,刺麵紋身,讓其返回婺州報信。
這時眾將對朱元璋大是佩服,紛紛上前詢問。湯和問道:“大哥,你是怎麼知道這山中有敵軍埋伏的?”朱元璋笑道:“兵法有雲:為將者,不懂天文,不識地利,不曉陰陽,不通時節,乃庸才也!那方定遠以詐降計想騙我進穀,妄圖用伏兵來擊敗我軍,可縱使他設計的萬般周全,卻忽略了一事。”
眾人忙問道何事?朱元璋答道:“那方定遠前日得知我要來取婺州,昨日便用這詐降之計先穩住我軍,讓我打消疑慮。再於三更左右時分,令使者在前探路,伏兵在其後跟進。那使者今早到我軍中用酒食慰勞,實是為了拖延時間,好使伏兵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待我軍至煙霞穀外,那穀中伏軍早已布置完備。我們隻要一踏入穀中,便陷於萬劫不複之地。”
這時徐達問道:“大哥,我見你到穀中去查看了一會兒,便已知曉這裏已布有伏兵,不知你剛才看出了什麼才下此決斷的?”朱元璋道:“這便是我要說的那件事。剛才那使者說道,穀中樹林茂密,霧氣甚重。眼下時至冬季,清晨時分,草木之上必然盡是霜露。可我進穀一看之下,竟然發現草木之上並無半點冰霜,想必是那大軍上山踩踏所致,故而斷定山中必有伏兵。”徐達點頭道:“大哥所言不錯!那萬餘伏兵三更出發,待到上山之時,已到醜時。本來清晨時分,那草木之上,本應盡是冰霜。而這穀中的草木之上,竟然半點也無,想必是在大軍上山時就被軍士的衣衫沾染並且踩踏殆盡。大哥心細如發,使我軍不僅躲過了一場大難,更將其伏兵盡數殲滅於此。大哥料事如神,徐達不及也!”眾人一聽,也對朱元璋佩服的五體投地。當下朱元璋令全軍通過煙霞穀,直逼婺州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