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秦瓊,醒了(1 / 2)

“先生,這幾日學生心中,一直都憋著幾點疑慮,怎麼也想不通透,早想在先生的當麵請教,隻是知道先生這幾日裏公務甚是繁忙,少有空暇,便一直沒敢去打擾先生。”吳王府中,吳王李恪拱手向前來拜見的先生岑文本行禮請教。

“吳王殿下客氣了,有什麼事,殿下可對微臣直講無妨。若是微臣所知,微臣定是知無不言。”沒有一絲意外的神色,抬眼細看了李恪一眼,岑文本拱手回言,麵色沉靜無波。

吳王殿下此番能夠忍到現在才來向自己詢問,已經算是難得,岑文本在心中輕點著頭,看來前些日子吳王殿下的養氣功夫,並沒有白做。

“首先一個,是老五李佑,”李恪做直了身子,直接開聲向岑文本說道:“老五想要造反,之前就已經有了一些征兆,再加上前些時權先生的意外身死,他也逃不過一個弑師背德的不逆之罪,早晚都是一死,他會提前造反叛上,學生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瞧看了岑文本一眼,李恪接著說道:“讓學生覺得萬分奇怪的是,父皇他老人家的態度,”

頓了一下,李恪接聲直言:“在老五舉了反旗拉兵造反之後,父皇怎麼還能容忍了這麼多天,讓老五有了一口喘息發展之機?依著咱們大唐的軍力,不說李靖還有懋功將軍他們,便是讓本王披掛上陣,父皇隻要能給本王三萬精兵,不出兩日,本王就能將老五平下。”

“可是現在,這都過了小有十日,父皇卻是遲遲不肯狠下實手,反而弄得長安城中人心惶惶,這,究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父皇他老人家,還了不斷與老五的父子之情?”

“吳王殿下慎言,”聽了李恪的話語,岑文本麵上的神色稍動,謹慎地四下瞧看了一番,遂開聲向李恪言道:“這番話,殿下也就隻能在臣麵前提上一提,其他的時候,一定要將它放在爛在心裏,切不能在外四處宣揚,若是讓皇上他老人家知道了,雖不會出言怪罪,不過在心裏,對殿下定是會有些不喜。”

“先生教訓得是,學生也不是那種不知輕重之人,知道父皇此為,定是別有深意,學生心中雖惑,卻也是不敢妄加胡言評論,此番,是學生第一次一吐心中之疑問,還請先生能為學生解惑!”李恪再次拱手相請。從岑文本方才的態度與話語之中,李恪已然知曉,他的這位先生定是已參透了這件事情所隱藏的玄機。

“此番話,出臣之口,入殿下之耳,切勿再傳於他人。”低頭稍微斟酌了一下,岑文本未語先囑咐了兩句。

“學生知道,此處隻有本王與先生二人,先生可直言無妨!”李恪伸手相請,不知道他的這位先生會有什麼樣的見解。

“齊王之事,確如殿下方才所言,”岑文本拱手還禮,開聲向李恪言道:“並不像是表麵上的那般嚴重,隻要皇上有心,不出半日,僅是齊地臨近的駐軍便可將叛軍盡數殆盡。”

“可是……”

“可是,皇上他並沒有這麼做,是為了什麼?真的是不忍心,念及君臣父子之情?”知道李恪想問什麼,岑文本事先開言將其的話語打斷,而後又看著李恪,自問自答地開聲對其說道:“這是殿下不了解皇上的為人,才會這般著想。”

“皇上除了是一慈父之外,他更是一國之君主,別看皇上他老人家平日裏看上去很是和善,可是一到事兒上,沒有誰會比一個皇帝更為冷血無情。”悄打量了一下李恪的麵色,岑文本接聲言道:“父子之情,皇上有,可是萬不能觸及他帝王的底線。”

“齊王殿下若是不舉旗謀逆,便是他犯下再大的罪過,皇上念及親情,對齊王殿下雖是素來不喜,卻也是會於心不忍,那樣的話,齊王或是還有一線生機。可是齊王殿下卻偏偏選擇了造反,看上去像是一條活路,可是他卻不知,在他決定起兵謀逆的那一刻起,就已然斬斷了他與皇上的父子之情,也斷送了他最後一條可以存活的希望。”

“在皇權皇位的這個問題上,殿下若是想不通,不妨就回想一下十二年前的隱太子之事。想想隱太子他們事後的下場,殿下當就會有所領悟了。”

這麼說,並不是在非議當今聖上的不是,事實上,便是岑文本自己,也沒有覺得李世民當年所為有什麼不當之處,自古以來的君王,有哪一個不是用無數的血肉堆砌而成?岑文本現下之所以會向李恪提起這件事情,隻是想讓李恪明白,‘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話的意思而已。

若是心無所悟,沒有一點身為上位者該有的心思和態度,李恪日後,遲早都會吃得大虧,說不得連性命都會搭陪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