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得信兒(1 / 3)

好不易擺脫了兩個丫頭的糾纏,柳一條脫身出了皇宮,在宮門外,封小乙正偎著小爐,品著熱茶,在馬車上候著。

今年的秋早,還沒入冬,天就寒得厲害,出門在外,許多人這外衫裏麵就已經套上了冬日裏才穿得上的顯薄一些的坎肩兒。

柳一條輕搓了搓手,摸了下上身長衫之內的厚實之處,心裏麵不由又想起了直到現在還未及到長安的柳老實柳賀氏他們三人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被外麵的冷風吹地小縮了縮脖子,不知怎麼的,柳一條的腦袋裏麵,忽然就蹦出了孟郊的這首《遊子吟》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不管時光怎般流逝,在不同的朝代,在不同的地域,這母子之情,這慈母之愛,卻總是有著許多的共通相通之處,讓人感觸不已。

柳一條低頭瞧看了一眼,他現在身上貼身穿著的坎肩兒,就是兩日前柳成剛剛送來,是為柳賀氏親手縫製,據柳成的講,這些衣物當是老太太在出行的前兩日才剛剛裁成,不隻柳一條有,便是楚楚,小寶兒,柳成,還有二條他們夫婦,也都各有一件。

衣服並不貴重,放在街上,隨便地花上十幾文甚至是幾文銀錢就能買上一件回來,不過,這裏麵的心意,還有這一針一線的恩情,卻是你花上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

“柳兄弟,你這是怎麼了?怎麼有點魂不守舍心不在焉的樣子?”下車與柳一條拱手招呼,卻不見柳一條有什麼反應,封小乙不由得便提高了些許地聲音,將柳一條從沉思中驚醒過來。

“出了什麼事?是不是在宮裏麵遇到什麼難題了?”見柳一條像是醒悟過來,封小乙不由得又輕聲詢問了一句,言語之中,不乏有擔心關懷之意。

從他初認識柳一條開始,柳一條給他的感覺就一直都是一副寵辱不驚,從容泊定,好像這天下間就沒有什麼能讓他畏懼,能難得倒他的事情一般,還從來沒有見過他像方才那樣神色低迷。

“沒有,宮裏的事情,已經告以段落,現下已是沒了小弟什麼事端,讓封兄在外麵久等掛心了。”緩過神兒來,柳一條略帶些感激地拱手回言,看到封小乙仍是一臉不解地看著自己,遂淡笑了一下,道:“至於方才的事情,說出來也不怕封兄笑話,小弟方才,是有些想家了。”

說道著,柳一條扭頭朝著南方看了一眼,歎聲說道:“算算日子,家父家母,還有舍妹他們,這一兩日裏也是快要回來了,近一年的光景分離未見,小弟這心裏,著實是想得厲害,同時的,也是有些擔心,他們在路上會遇到一些有的沒的意外的事端。”

“伯父伯母的事情,為兄也隱有聽人提及,”見柳一條是這此事煩心,封小乙心下一寬,不由嗬笑著出言勸慰:“既然奉了皇命,伯父伯母即要趕回,眼見著一家就要團聚,這是喜事,柳兄弟當是高興歡愉才是。”

“至於伯父伯母一路上的安全行程,柳兄弟更是無須擔心,”封小乙麵上略帶著幾分崇拜地輕聲向柳一條說道:“有羅大哥在他們的身邊護著,縱是前有千軍萬馬攔截,也定可保得伯父伯母三人平安,羅大哥的本事,便是義父他老人家,也是誇讚不已,當年羅大哥十五歲率兵掃北,那可不止是虛名。”

軍人,從來都隻是真心崇拜比自己強的人,封小乙在提到羅通時麵露這種表情,柳一條一點也不奇怪,不隻是他,就連一向把眼睛都長在天上的公孫賀蘭那小子,每次在提到羅通的時候,臉上多少地也會流露出這樣一種情緒。

十五歲就掛軍奪帥,一路掃北,救皇駕於險地,賺得赫赫功名,羅通能夠成為這個朝代年輕一代的偶像,倒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嗬嗬,羅大哥的本事,小弟自然是信得過,不過事關家人,小弟心裏總是會有些放不下。”輕搖了搖頭,柳一條抬手輕拍了拍封小乙的肩膀,道:“算了,多想無用,趁得現在多有空閑,小弟請封兄吃酒,咱們這便去‘得一醉’走上一朝如何?”

秦瓊病重,封小乙便一直事假在家,前後侍奉,這一個月以來,少有出門,這心裏麵,都快要憋出了個鳥來,現下聽得柳一條提議,可謂是正遂了他的心意,一言即合,兄弟兩個便勾肩搭背地一起上了馬車,向長安城數得上名號的‘得一醉’趕去。

‘得一醉’現在已是今非昔比,連著數月的發展與另類手法的宣傳,酒樓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名氣和一定的規模,而且,憑著禦用貢酒這個名頭兒,長安城裏的官家,多少地也會給著一些便利,直接或是間接地促使著‘得一醉’在長安城內紮根落角,形成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