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擺脫了低級的農業文明時代,步入先進的工業文明時代,人類先後經過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以及核能時代(最初稱為信息時代),代表著人類對能源利用的一步步提高。但是,在進入20世紀之後,能源的供應逐漸跟不上全世界的龐大需求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被人類大量消耗,並逐漸枯竭,人類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能源。人類將目光投到了核能上麵,那時候核能技術已經比較完善,也具有消耗小、產能大、汙染小等優點,所以核能得到了大力發展,成為了支撐人類繼續發展的核心能源,人類步入了核能時代。但是,核能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能源,石油與煤炭依然在人類社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至少汽車的行駛還擺脫不了對石油的依賴。由此,又產生了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環境危機。
20世紀是工業飛速發展的時代,由此帶來的是各種環境問題。石油、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導致全球變暖,地球平均氣溫比18世紀上升了10攝氏度。而氣溫的升高又導致地球氣候係統發生紊亂,而兩極冰川的融化和世界範圍的植被減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問題,進一步加重了氣候的改變。終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超出了大自然自我調節的上限,情況開始急劇惡化。氣候係統徹底崩潰,失去了以往的規律,極端天氣覆蓋全球,暴風雪、颶風、高溫、酷寒、幹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一切都糟透了,但更遭的事情還沒有到來。
前麵說過,全球變暖導致了兩極冰川融化,而氣候異常更是加劇了這個過程,海平麵逐年上升,嚴重威脅到海島國家的生存。2056年,世界海島國家,諸如鷹國、和蘭、瀛國等都聯合起來,向聯合國發出抗議,並提出生存議案,要求大陸國家讓出一部分土地,用於安置因海平麵上升而失去家園的人民。但冰川融化已不可逆轉,大陸國家也不可能把寶貴的土地資源分給這些國家,所以,這個問題根本就是無法調解的。談判桌上無法解決的事情,就隻能用戰爭來解決了。2057年,全球海島型國家成立了生存自救聯盟,向大陸國家發起了戰爭,以求得生存的土壤。
這次戰爭波及的範圍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第二次世界戰爭之後積累的矛盾、曆史上的恩怨、爭奪資源引發的矛盾以及氣候變化帶來的危機,種種原因導致這場自救戰爭從一開始就演變為全球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各國打成一團,混亂無比,有的國家為了生存,有點國家為了資源,有的國家被動卷入,幾乎所有國家都加入了這場曠世大戰中,沒有中立國。
戰爭使得人們原本就艱難的生活雪上加霜,許多國家經濟崩潰,人民失業、饑餓、寒冷,國家麵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其中,最先承受不住的是高麗。高麗地處龍國與瀛國之間,在兩國的戰爭中首當其衝,被戰火淹沒,被逼上絕路的高麗率先使用了禁忌武器——核彈。這顆核彈打破了人們心中的枷鎖,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然後第三個、第四個。終於,殺紅眼的各國失去了理智,核戰爭全麵爆發了。2058年,3月,在短短一個月內,所有國家把自己庫存的核彈全部發射了出去,核戰爭本就是場災難,而不計其數的核電站更是在加劇了這場災難。值得慶幸的是,早在2020年,就有人預料到了這場遲早會到來的災難,在聯合國的倡議下,世界有核國家經過商議大大削減了庫存核彈的數量。否則,這場戰爭必定將人類徹底滅亡。2058年4月,戰爭不約而同地結束了,當生存都難以為繼,戰爭也失去了意義。
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人類用自己的武器毀滅了自己。戰後統計,地球表麵60%的土地被核彈或核電站爆炸直接摧毀。戰後,核輻射覆蓋全球,剩餘的土地也在惡劣的氣候下快速沙漠化。無數人死於戰爭,更多的人死於戰後的饑荒、自然災害與輻射病,全球人類數量銳減,從巔峰時期的100億,減少到不超過20億,並還在不斷減少。2060年,人類幾近滅絕,國家早已崩潰,隻剩下一些幸存的人類,在荒蕪的大地上掙紮著艱難的生存。以2060年為分界,人們進入了一個黑暗的時代,史學家稱之為“末日時代”,並將2060年之後的年代稱為“末日曆”。
————《末日史》李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