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諾冰川位於阿根廷聖克魯斯省境內,是安第斯山脈上巴塔哥尼亞冰蓋的產物,是從山上流向阿根廷湖的一條支流把地麵的積雪慢慢往河床推進形成的冰川。它的冰川高達70米,綿延30千米,總麵積達到257平方千米,它是地球上最年輕動感的冰川。說它年輕,是因為它隻有20萬年的曆史,在冰川界尚屬“年輕一族”,與動輒數百萬年的北美冰川相比,實在是資曆淺薄了許多。說它是最動感的冰川,是因為它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至今仍向前推進的冰川。莫雷諾冰川似一堵巨大的“冰牆”每天都在以30厘米的速度向前推進。同時它還是人類生存環境的警示器,每每環境汙染加劇,全球變暖的時候,它都會用坍塌這高亢的聲音警示人類要善待自己的生存家園,遠離汙染。
地理名片
位於阿根廷聖克魯斯省,高度為7 0米。它大氣磅礴,晶瑩剔透,猶如一個冰雕的世界,與近在冰山咫尺的觀景台旁的綠草如茵、綠樹長青形成鮮明的反差。
Reading Lin ks
直擊美景
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遠處,莫雷諾冰川看上去好像雪山裏堆滿了藍寶石;站在近處,莫雷諾冰川更像是深藍色的攔河大壩,碧綠的湖水在壩下流淌,接近湖水的冰塊像綠寶石一樣閃著綠光,而上麵的冰壩裂開了無數的縫隙。
泛舟於阿根廷湖上,遠觀莫雷諾冰川,不覺有一種驚異並想竭力喊出來的衝動。它的壯觀,使得山脈上的白雪和藍天上的白雲為之遜色,湖水為之動容。它大氣磅礴,晶瑩剔透,猶如一個冰雕的世界,時刻透著一股清涼的美,與近在咫尺的觀景台旁的綠草如茵、綠樹長青形成鮮明的反差。而且在阿根廷湖的襯托下,有種冰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冰川根植於水中,一半露出,一半深藏,水映冰川,冰在水上,一幅幅美麗的景象呈現在麵前,美不勝收,除了無限慨歎,似乎也找不到更確切的方式來表達此時此刻內心的喜悅。
當站在觀景台的製高點觀察莫雷諾冰川時又是另一番景象,它不同於高緯度地區的山嶽冰川,也不同於極地地區的大陸冰川。它沒有它們的堅硬和亮麗的色澤,可能是這裏沒有極地的天寒地凍,再或者是莫雷諾冰川折服於阿根廷湖的溫柔的緣故吧。另外這裏也沒有極地地區整齊劃一的冰岩,棱角分明的柱狀冰峰是這裏的主角。它類似於喀斯特地貌在冰原上的再現,冰峰形態眾多,卻又個性分明,或花團錦簇,爭奇鬥豔;或劍指雲霄,欲與天公試比高。而且冰峰的前部陡峭得令人難以置信,冰峰內部因承受巨大的壓力而出現了許多的斷裂,有點像支離破碎的冰塊臨時整合在一起,好像陣風吹過,就有破碎的危險。由於禁不住阿根廷湖水光靈性的吸引,這些冰峰又極容易崩塌,冰淩激濺半空,如銀雨紛拋,因此它沒有極地冰川那麼長久的存續空間和時間。這樣崩塌的莫雷諾冰川碎片每隔兩三年都會截斷湖麵一次,致使湖麵水位上升,直到水流在冰壩底衝出一條溝,導致冰壩崩塌,湖水才能重新暢通。這種情況來回反複,已經持續了幾十年,是莫雷諾冰川的一大奇觀。
冰川崩塌是莫雷諾帶給人們最震撼視聽的傑作,隻是這種傑作的誕生也伴隨著一些美好的逝去。因為每一次崩塌都意味著一份缺憾的誕生,或許若幹年後,部分冰川會沉於海洋之中,直至最終淡出人們的視線,模糊得不留一點可捕捉的痕跡。不知道這是人類和自然的無情,還是天地造化本來就遵循著這樣的規律。不過還是希望安第斯山上有更多的冰雪滑落,用這種方式填補崩塌逝去的空白,讓我們有幸目睹這美麗永不逝去的存在,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正在“成長”的冰川。
莫雷諾冰川迥異於其他冰川的一點還在於:它是湖上冰川,而阿根廷湖又為綠色的植物帶所環繞,這樣就形成了類似同心圓的特殊景觀,一水之隔,卻是冬夏兩重天的景致,有著層次分明的美感,使這裏充滿和諧的美麗而不單調。
身臨大冰川,撲麵而來的寒氣帶來了那種自然力量的強大和神秘,而冰川的純潔、安靜又讓你無欲無求,沒有了世俗的拖累,孑然一身,使生命變得如此輕鬆。或許這也就是為何人們會不遠萬裏、遠渡重洋與之傾心交流的原因吧,即便這樣的時光隻會短暫地停留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