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名片
艾爾斯岩從周圍的平地上陡然而起,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10.5千米,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岩石。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地矗立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在世界上許多孤獨的事物中間,艾爾斯是其中最孤獨的石頭。這塊碩大的岩石代表了地球上一個典型的單數,來自一連串不可複製的偶然的單數,以至於人們用盡一切氣力去探索它的成因都是徒勞的。就這樣,它以自己的神秘挑逗著人類的求知欲,又把與自己有關的真相向我們隱藏,它完整地保持著自己的體型和身世謎團,拒絕被風化,拒絕被理解。
或者,當我們親自去觀摩的時候,才可以領會到這座山作為一塊石頭的整體效果。
從高空鳥瞰,艾爾斯岩渾然一體,色澤均勻,線條流暢,基圍的簡筆畫構造像是用一根不間斷的曲線圈成的開齋節大麵包。在地麵上看艾爾斯岩,則隻好專注於其中的細節了。巨石的表麵是略顯粗糙的,其上的每一個凹凸無不說明著那些我們無法觸摸甚至也無法想象的滄桑故事。還有一些自上而下的槽狀條紋,在下雨的時候,落在岩石頂上的雨水沿著這樣的小溝壑急劇地流下來,為艾爾斯岩穿上一件珠玉的衣裳,而若要遇上大雨,便會在岩石的四壁形成氣勢磅礴的瀑布,飛流直下地撲到荒原的紅色土地上,蜿蜒成縱橫雄肆的溪流。
艾爾斯岩的色彩富於變幻,原因就是岩石中高含量的鐵氧化物在不同的光照和溫度條件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清早時分,紅日東升,在清新而低溫的空氣裏,艾爾斯岩顯出嬌嫩的淺紅色,仿佛是一夜愜意的安睡後容光煥發的淡淡笑靨。中午,氣溫漸漸升至一日裏的最高,岩石的表麵就褪化成了鐵氧化物原始的橙色,這時候的艾爾斯岩,用一個拙劣的比喻,就像是一個橙子,當然,形狀上是絕對說不過去的。傍晚,太陽迫近地平線,餘暉將雲霞和半個天空裝扮成熱烈絢爛的一片,天光映現在大石頭上,艾爾斯岩變得深紅,像一團為將要到來的黑夜燃起的篝火。
在當地的土著人阿南古人的觀念裏,艾爾斯岩是他們的聖山,在這裏,他們為部落裏的孩子舉行成年的儀式,把孩子們的命運和幸福托付給大石頭的神靈。所以,在他們看來,這座山是過於神聖的,人的腳絕對不能踩上去。出於這樣的民族信仰,他們也很仇視那些爬上去的人。所以,在上山棧道的入口有一個說明性的標語牌:為了尊重當地人的信仰,請盡量不要攀爬,可還是不斷地有人爬上去。
Reading Lin ks
直擊美景
名字來曆:1873年的一天,一位名叫威廉·克裏斯蒂·高斯的測量員頂著烈日橫跨荒漠,正當他又饑又渴之際,突然發現一座與天等高的石山,當時他還以為是一種幻覺,難以置信。因為這位幸運的發現者來自南澳洲,故以當時南澳州總理亨利·艾爾斯的名字命名了這座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