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名片
黃石國家公園是美國的一張名片。這裏99%的麵積都未曾被人工開發過,集中了森林、火山、湖泊、溪流等各式各樣的自然奇觀,一派純粹的洪荒景象,是整個美洲大陸上自然風貌保持最完好的土地。
在黃石國家公園,人們最能夠領會大地精彩紛呈的美。這是在陸地的深處和高處的一段風景,而許多山水和人文的風情也彙集在這裏:高大的山脈,袒裸的岩石,腴美的森林,明亮的湖泊,脈脈的泉水,蜷曲的河流……也正因為這樣的原因,黃石國家公園成了一個人們觀看諸多風景集粹的最佳去處。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成立於1872年。在那樣的年代裏,建立一個拒絕任何破壞性開發的保護區域是一件多麼英明的事情,又要承受多少壓力。在此之前,這裏曾經是肖肖尼人和其他印第安人的漁獵生活的區域,他們過得極端貧困。1806年,約翰·克爾特來到這裏,他是有記載的第一個來這裏考察的白種人,他的報道引發了世人對這裏的興趣,尤其是狩獵人和探礦者的興趣。1859年,探險家吉姆·布裏傑經政府批準來到這裏,這是黃石曆史上一個有名的傳奇人物。最讓黃石名聲大振的一次是1870年的“沃什伯恩—蘭福德—多恩”探險活動,這個活動的主角之一的蘭德福在黃石被劃為國家公園之後作了首任負責人,為此兢兢業業5年而分文不取。在公園成立的前夕,有過一陣激烈的辯論,支持和反對的力量一樣強大,畢竟,這裏是土地私有的美利堅聯邦。
公園的發展並非是一帆風順的,也曾遇到過阻礙和徘徊。1995年,這裏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理由是公園外圍的采礦和公園本身的旅遊壓力,以及外來物種的侵入和園區內野牛所攜帶的病菌。這些對於這個資曆最老的國家公園來說,無疑是一盞不堪的紅燈。為此,克林頓政府不計代價地買下了那片原本計劃采礦的土地,並成立了委員會,針對物種和野牛進行研究管理。因為那些珍稀物種和野牛一旦絕跡,恢複便是困難的。
黃石公園整體上是一塊坐落於北落基山和中落基山中間的熔岩高原,遠古的火山活動為這裏的地形塑造出恢宏的基調,冰川和風蝕在這裏挖掘出廣大的盆地,流水開鑿出驚心動魄的大峽穀,蜿蜒遊走如同龍蛇。這樣的篇章有著難以言說的雄壯氣勢,叫人不由得去感慨那造化的偉力和無與倫比的構思。
黃石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地熱景觀,而諸多地熱景觀中最精彩的便是間歇熱噴泉。這是一種離奇的景象,以至於在直觀的感覺裏,這裏的大地就好像是一個調皮的孩子,把那些水一次又一次地拋向空中,那麼高,那麼酣暢。這種現象是地表水流在岩石中間下滲到達地殼高熱層時受熱產生水蒸氣,能量每積蓄到一定程度便噴發一次而發生的,所以很有時間規律,隻是不同名字的泉有不同的時間間隔,有的長些,有的短些。這種景觀也不獨是這裏才有,在世界其他火山活動活躍的地區也有分布,隻是,這裏是最出名的,因其較大水量和較守時的特點。也正因為這樣,這些泉水密布的盆地又被叫做“間歇泉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