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如鯁在喉】(2 / 3)

德軍的毒氣炮彈幾乎追著傅常等人覆蓋了半個高地,向下漂移的毒氣很快就席卷了炮兵陣地。毒氣攻擊並未給第三師105榴炮團造成太大影響,在北坡傳來徐進彈幕的爆炸聲時,傅常的右臂重重劈下,無數麵小旗跟隨參謀長的動作猛然揮動,炮長們戴著麵具無法下達口令,卻能看著手裏的射擊表向炮手們比劃手勢。

“轟轟轟……”陣地上掀起一股塵煙,24發炮彈前後相差不過兩、三秒的時間出膛,最小的四號裝藥讓炮彈在以60°的仰角飛去炮膛後,升上400來米的空中就失去後勁,沿著急速衰落的彈道落在既定的、德軍的徐進彈幕之後200米處,“咣咣咣”地炸響成一片。

幸存的德軍官兵在目睹同伴被一群群地炸飛時,第一反應竟然是——炮兵怎麼搞的?!怎麼徐進彈幕落到了隨進步兵的頭上?!就這麼一瞬間的愣神,接二連三的陣陣爆炸把更多德軍步兵掀飛、撕碎。

不管是敵方的炮彈還是友軍的誤擊,德軍的隨進步兵都不得不就地尋找掩蔽蹲下,或者以手撐住地麵半趴著。突擊隊的指揮官們紛紛向後方打出“停止”的信號。

徐進彈幕按照既定步驟又向前延伸了一百多米,都打到66高地的半山坡了,這才突然的銷聲匿跡。而徐進彈幕的停止也造成了反斜麵的105榴彈炮4團的停止射擊。

“吭吭吭……”維克斯—馬克沁重機槍率先打響。

“嘎嘎嘎……”劉易斯機槍似乎距離進退不得、不知所措的德軍突擊隊更近一些。

“啪、啪……”零星而準確的步槍射擊顯得更具威脅力。

“轟轟!”手榴彈在一個個剛剛由德軍造就,卻又躲滿了德軍突擊隊的彈坑裏爆炸。

從坑道裏鑽出來到打響步、機槍,第11團三營的官兵隻用了三分鍾不到的時間。他們出現的地方,往往距離跟隨徐進彈幕前進了兩、三百米的德軍突擊隊不過三十米遠,甚至有的官兵在突然鑽出時才發現德軍就在眼前!這次近距離打擊來得既猛烈又突然,剛剛還在慶幸“誤擊終止”的德軍突擊隊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隻能扭頭就跑,爭取脫離“敵人的威脅”遠一點再行組織進攻。

“嘭嘭嘭……”三炮或者四炮組成的60迫擊炮發射群隻需略略取準,就能以小麵積覆蓋射擊的形式將炮彈準確地送到德軍潰退的前路上炸開……接著,得到回到高地的前觀指引,威力遠比迫擊炮巨大的105榴彈以短促齊射的方式歡送德軍突擊隊“回家”。

這一次進攻失利之後,德軍直到夜幕降臨也未發起新的進攻。在去年的馬爾梅鬆戰役中,德第7集團軍所部就在中國遠征軍手裏吃了大虧,此次攻擊失利更讓德軍指揮官認識到對手的難纏,不得不暫停進攻,以搜集對手的資料,要求援軍組織起更大規模攻勢。

倒是被俘虜的德軍官兵暴露出自己的番號——德意誌帝國陸軍步兵第6軍。這不是一般以州(邦)為番號前綴的部隊,而是在歐戰之前就存在的常備軍部隊。這個軍目前下轄6個師,其中4個師去年12月才從已經不存在的東線調到西線作為統帥部預備隊,本次戰役作為第7集團軍的主攻部隊使用。麵對英法聯軍,德第6軍一路勢如破竹,卻在小小的66高地前遭遇重挫。

第三師得到的敵情很快就通過無線電通報蒂埃裏堡,呈現在石鏗、蔣方震眼前地圖上的敵情越加明朗。

德軍投入的力量遠遠超出石鏗在戰前的估計,不是25個師,而是56個師!一旦如此龐大的德軍重兵集團在第三師據守的孤島高地群、第四師和第五師據守的蒂埃裏堡三層築壘線前駐足,更多的德軍將湧向南麵戰線,最保守的估計,壓到中國遠征軍正麵來的至少能夠達到30—36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