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高俅當上了殿帥府太尉,走馬上任了。
高俅雖然沒當過官,但是每天跟隨道君皇帝,也有了一些道行。
這新官上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樹立威信,把官位做穩了。
高俅雖然有理論,奈何沒有操作經驗,正猶豫著,該從哪裏下手。
在翻看花名冊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名字,王進。
很早以前,受到的羞辱,頓時湧上心頭。
心中想好了一個招數,就叫做——殺雞儆猴。
早晨點名的時候,明知道王進是生病請假,卻故意發火,給王進扣了一個“偷懶耍滑”的帽子,吩咐小兵,把王進抓過來審問。
這個小兵,也不敢得罪王進,隻有裝可憐,懇求王進,不要連累自己。
王進明白,這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不能踩這個地雷。
不過,王進的心情,可相當不好。換做是誰,碰見這種倒黴事,心情都不會好。
王進也不害怕,自己做人,堂堂正正,誰也抓不住自己的小辮子。就算領導心情不好,最多被罵上幾句,就當被狗咬了一口吧,忍忍也就過去了。
所以,他到了公司之後,把該做的禮儀做足了,都沒正眼瞧這個新上任的領導一眼,就站到一邊去了。
這個時候,王進還不知道,這個新上任的太尉,是跟自己有仇的高俅。
以前高俅還叫高二的時候,被王進的父親揍過一次,足有三四個月,才把傷養好。
高俅現在手中有權,他又不是曼德拉,沒有那麼寬廣的胸襟,哪有不報仇的道理?
剛問了兩三句話,就吩咐左右,要把王進拿下,還要“加力與我打這廝”。
王進的同事們,這職場經驗,可比高俅豐富多了。大家都明白,高俅這是在燒第一把火,燒到誰頭上,也隻能自認倒黴。最多下班後,大夥聚個餐,喝兩杯,安慰安慰王進這個倒黴蛋就行了。
都沒想到,高俅居然玩真的!
他們也不知道,高俅跟王進有仇。一邊心裏大罵二百五,一邊紛紛勸阻,堅決不能讓高俅把王進打了!
高俅麵子上掛不住,這下原形畢露,直接放了句狠話:“今天先饒了你,明天還接著收拾你!”
王進也覺得情況不對,抬頭一看,原來是高二這鳥人!
老話說的好:“不怕縣官,就怕現管”。
部門經理跟你有仇,也不用想著化解,弄不好會自取其辱。因為地位不對等,他收拾你易如反掌。你如果送上門找虐,他肯定不介意玩玩貓捉老鼠的遊戲。
最好的選擇,要麼換個部門,要麼跳槽。
王進回到家,悶悶不樂。他母親知道了這個事之後,比王進還愁。兒子到現在還沒對象,又攤上這麼個事,工作弄不好要丟。找對象,更成問題了!
這一下,母子二人,心情惶恐,抱頭痛哭。
正哭著呢,門外來了兩個小兵,說是高太尉派來,伺候王教頭的。
王進心想,監視的人都派上了!工作丟了,還是小事,弄不好,還會丟了小命。
王進母親,考慮的頭等大事,就是老王家的香火繼承問題。現在可顧不得找什麼對象了,保命要緊!
這高俅,可不是什麼善茬。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兒子,咱們趕緊逃命去吧!就是沒地方可去。”
王進是個孝子,聽母親這樣判斷,決定順從,撇了家業,全力保命。
畢竟,有人的地方,才有家。不然,隻是一個空房子而已。
兩年後,也有一個教頭,得罪了高俅。一是不了解高俅,低估了事情的嚴重性;二是不夠果斷,猶猶豫豫。
家破人亡。
王進在屋子裏轉了幾圈,仔細考慮了一下,決定去邊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那邊熟人多,有許多武將,隻要到京城,就會過來請教武藝。
武藝高強,到哪裏都吃的開!
“老種經略相公”,這名字太長了!其實就跟駙馬爺那個稱呼——“小王都學士”差不多,就是把姓什麼、官職、尊稱,統統放在一起。
頭銜越長,說明人越牛。沒有頭銜,也得自封頭銜!千百年來,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