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昆侖劍派 第二章(2 / 3)

徐林鶴在五年前去世,一生光風霽月,在江湖中也頗負俠名,對徐玉更是像對自己的孫子一般,平日裏極是關愛,小時候常常逗他和聶珠玩耍,每每他闖了禍,也都是徐林鶴護著。徐玉寧可相信太陽會從西邊升起,也無法相信他的祖師爺會做出這等殘殺同門,為武林不恥的事來。

“騙人的!一定是這位風老前輩騙人的!”徐玉喃喃自語,當下繼續向下看道:

“饑食蜜情花,渴飲忘愁水,滿月之夜,則吸取明月之精華。居於月華潭底之山腹三十餘載,苦無脫身之計,漸無生趣,遂自掘墳墓,自葬於此,留字為證。”

下麵的落款是“風清子”三個大字,徐玉看到此,隻覺得片體生寒,如墜冰窟,一張玉臉已變的死灰般蒼白。他心裏明白,這石塊的後麵,就葬著風清子的屍骸,更恐怖的是,風清子是活著自己走進墳墓的。他自然也明白,以風清子的武功,被困於此三十多年都沒有找到離開的辦法,自己最終的後果自然也和他一樣,在生趣全無的情況下,自行了斷。

當下後退了兩步,在地上跪下,對著那石壁拜了三拜。心想那白色的花卉叫蜜情花,這潭水叫忘愁水,想必也都是風清子無聊時自己取的名字,昨晚的月之奇相,隻有在滿月的晚上才會出現。想到這裏,奈不住腹內餓得出奇,隨即摘了幾片花瓣,塞入口裏。那蜜情花說也奇怪,初入口時,覺的滿口甘甜,更夾之芳香無比,但嚼的幾嚼,就覺得苦澀難當,幾欲吐出,但香味卻更為濃鬱。

徐玉皺著眉頭將口裏的花瓣咽了下去,暗想著自己從此以後就隻能靠它維持生計,心中大覺苦澀,搖首暗歎,隨即又想到風清子可是憑它度過了三十餘載,其中的辛酸枯澀,孤寂無奈,若非親自體會,是無法理解的,也難怪他最後會做出自掘墳墓這等瘋狂舉動,隨即又想到也許二三十年後,自己耐不住空穀寂寞,也會自掘墳墓,踏上和風清子同樣的歸宿。

徐玉吃了一些蜜情花瓣,幸而那花瓣雖然苦澀,但卻芬芳無比,倒不是特別難以下咽。想起風清子在石壁上曾說水潭底下山壁有空腹,可以容身。當下便想進去看看。遂“撲通”一聲,跳下水潭,他自幼玩劣,常去昆侖山附近的一個小瀑布旁玩水,所以水性倒是頗佳。水潭中的這點水倒還難不倒他,一個猛子紮了下去,遊下去四五丈遠,方才浮上水麵,抬頭看時,才發現自己已進入了山腹裏麵。原來,這水潭是一半在裏麵,一半在外麵,而且,裏麵反而比外麵要略大一點大概方圓有數十丈大小,山腹的空間自然也是極大,方圓有二十丈左右,高有五丈,算得上極是空曠的了。

但令徐玉覺得奇怪的是,按理說,這山腹之內,毫無光線照入,可是他卻除了覺得略顯黑暗以外,竟然看得清清楚楚。

“難道我的眼睛有問題?”徐玉暗自尋思,事實上,這次還真讓他猜中了,昨晚那月華之光和那潭水,乃是天地精華彙集之地,不但可以讓他提升功力,最主要的功能則是改進他的體質,使他經脈柔韌,骨骼柔軟,肌膚光滑,也同時具備了暗中視物的本事,隻是他自己並不知道罷了。若這月華之光讓女子長期吸收的話,不但可以令醜女變美,美女變得更美,而且可以駐顏不老,算是老天對人類的一中恩賜,隻可惜在這絕穀之中,無人知道,隻好白白浪費。

卻說徐玉爬上水潭,四處打量山腹中的事物,見除了在水潭的最上方有一張石床以外,再無別物,石床表麵光滑,四麵卻粗糙無比,想必原本是一塊大石頭,表麵被風清子打磨以後,做成石床的。石床上有一卷羊皮紙,一柄鏽跡斑斑的長劍,想來都是那位風清子老前輩的遺物。

徐玉心中好奇,打開那卷羊皮紙,一看之下,不覺吃了一驚,那紙上寫著“清源心經”四字,看來像是什麼內功秘籍,但這卻不是讓他吃驚的原因,而是其中的內容,隻見上麵的第一排字赫然寫著:

“欲練此功,自破丹田。”

練武之人都知道,丹田穴乃人身重穴,更是內力儲存彙集之地,隻要丹田穴一破,一身內力盡毀,連普通的壯漢尚且不如,行同廢人。而且,一生一世,再也無法習武,至今為止,武林中還沒聽說過誰丹田穴破去還能練武的人。

壓住心中的好奇,他繼續向下看道:

“大凡人習武,必是逆天而行,以丹田為氣海,強行以真氣貫通奇經八脈,稍有不慎,輕則傷經動脈,重則走火入魔,實是凶險萬分,餘窮盡一身之力,皓首白頭,方研創出這清源心經,行自然之道,以全身穴位為氣孔,以丹田為媒介,吸天地精華,自然之氣,散於全身經脈……”

再外下看,便是教人如何吸天地精華,自然之氣,如何散於全身經脈,其間種種,精微奧妙,更附有人體穴位之圖,其中有數十處隱穴,皆是他從不知道的。徐玉自幼習武,從八歲起,由聶霆傳以昆侖派內功心法,此後每日勤練不息,因為習練內功,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至今為止,已有十年,內功也有略有小成,而昆侖派內功,更是講究以內而外,以氣禦劍,以自身真氣,行於奇經八脈,儲於丹田之內,丹田之氣越強,則內力越為渾厚。而聶霆更孜孜教導:內功心法,與別的武功不同,講究的是循序漸進,絲毫占不得一點兒巧,內力的深厚,更是決定於武功高低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