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何寶貴最希望把英語和化學搞上去。
可就是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也再次驗證了何寶貴的媽媽的一句話:人都是生產一半學成一半。
何寶貴就是天生不喜歡死記硬背的東西,任憑她下了很大功夫,弱項還是弱項。
她現在總體上隻是中等成績,如果有充足的時間也許可以把最好的狀態找回來。--何銀姣沒有被淘汰到初二已經是很意外的了,現在在重點班更是吃力,成績排名倒數幾名。
可是,時間對於初三班的每個同學都是不夠用的,何況,何寶貴,何銀姣是離學校最遠的學生。每天多半的課外時間都花在路上了。往往吃了飯走到學校又餓了,但是,又不能不回家吃飯。
最不方便的是上晚自習,9點多了還要走半個小時的也路。兩個女孩是太勉為其難了。
江老師為了這事費了不少心思。
他先是動員離學校近的女同學接納她倆晚上住宿,可是過了一兩天,何寶貴、何銀姣就寧願還是抹黑回家,因為這樣同學和自己都不自在。
後來,江老師商量王校長,把學校的資料室整理出來當女生宿舍。---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
好在,學校的資料室裏東西不多,稍加整理就成了女生宿舍---不過每個班都有比較遠道的女生住進去,總共住了十來個人。
女生們自己從家裏抬來床,兩三個人一張床床住著。晚上很難安靜下來。
何寶貴把家裏閑置的小床和何銀姣抬到了學校,總算不用走夜路了。
好在這一年的老師們都不格外搞課外資料,所以,也就是考試才會向家裏要一點錢。
但是就是這點錢,何寶貴也常常交不上來。
江老師每次催到隻剩何寶貴一個人沒有交錢了,就不再催了,自己默默地墊上。
開學不倒半學期,何家塘大部分的學生都輟學了。隻剩下初三的何寶貴、何銀姣,初二的許建新,唐秋萍等5、6個人在繼續讀書---那些把何家塘村劃入這麼遠的鄉中學讀書的幹部實在是做了一件大大的壞事!
為了讓何寶貴節省在路上走的時間,江老師讓何寶貴從家裏背米來學校搭夥。
學校請的燒火師傅(廚師)隻負責給老師們做飯,本來不接受學生搭夥的。
當江老師請求燒火師傅允許何寶貴例外搭夥的時候,燒火師傅沒有馬上答應,他麵露難色---一來多一個人多一個麻煩,二來要是學生們多幾個這樣的來搭夥,他的工作量可就要增加很多了。
最後,江老師還是請王校長出麵說了,並且表態“下不為例”,廚師才答應收何寶貴搭夥。
搭夥的米是何寶貴從家裏背到學校廚師那裏換成飯票的,菜票卻是要現金從廚師那裏買,江老師知道何寶貴沒有錢,所以,搭夥的第一天就把一張五元的菜票給何寶貴。
“這怎麼使得?我不能要您的菜票。”。何寶貴知道江老師家裏上有雙親,下有4個兒子,最大的兒子也比何寶貴小,負擔是很重的。所以,不肯接受,其實,以往,江老師已經為她墊付了不少費用了,她本就感到欠老師太多了。
“有什麼使不得?沒有菜票難道吃光飯嗎?”。江老師盡量把語氣說得像在開玩笑。
“我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能再要您花錢了。”,何寶貴不是客氣,她是真不想再欠老師的了。
“你能想出什麼辦法來?你父親有錢給你買菜嗎?”,家裏吃菜是菜地裏的,從來不花錢買菜。因為也沒有什麼可以變現錢。
“快拿著,我要是多個你這樣的女兒難道就不過了?好歹我每個月有工資的。”,見何寶貴還在猶豫,江老師催促道。
話說到這個份上,江老師都是拿何寶貴當女兒了,再不接就是不受抬舉了。---江老師的年齡是可以做何寶貴的父親的,他三十多歲,比何寶貴大二十歲。
這時,王校長正好來了,見何寶貴還在猶豫,就說道“何寶貴你先拿上,學校以後爭取給你一點助學金。”。
何寶貴終於接過了江老師的五元菜票。
何寶貴每天吃飯隻打五分錢的菜,早上吃一半菜,留一半菜晚飯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