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蝦貴後來抽了一天的時間幫楊家撿棉花。
把楊母高興的什麼似的,看見人就說:“我又有女兒了!我又有女兒了!”。楊父雖然不說什麼,但是,趕到鎮上買了好多的菜,自己親自下廚做飯招待幹女兒“吃便飯”!
大家看見,何家和楊家比從前沒有隔閡的時候更加親近了,真的是成為了親戚。
當秋收接近尾聲的時節,何家的房子開始建造了。
所有的親戚家都派人來幫忙。
先是把舊房子拆了,舊料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再用的上的,因為新房子無論寬度還是高度都要比舊房子大的多,做起來之後,在何家塘要算比較高大的好房子了。
在何賢木跟何傳貴的原計劃裏,房子是比舊房子有些改進,但是,很多舊料要將就著再利用的。
因為這一年,何家的棉花獲得了豐收,比預計的多收入了幾百塊錢,買新材料有了錢,所以把房子規模加大了。拆房子之拆了舊房子之後就是重新打地基,因為新舊房子的承重大不相同,所以,新的地基在原來的基礎上有家深了不少。
蔡躍進是木匠,做房子雖然不想從前一樣用到木工那麼多,但是還是有不少地方要木匠師傅幫忙,蔡躍進就自告奮勇承擔了所有的木工活。
這還不算,在不需要趕製木工活的時候,蔡躍進還幫著做小工---就是給瓦匠師傅遞磚。
當新房的牆砌到瓦匠師傅們不方便的高度,就會搭起腳手架,下麵的人把磚拋上去,上麵的人接住堆著,供功瓦匠師傅們砌牆。
何蝦貴有恐高症,因此隻能在下麵往上拋磚。
然而,何蝦貴是不會拋磚的,幸虧蔡躍進及時趕了來幫著拋磚,才沒有造成誤工---因為瓦匠師傅們是按照天數算工錢的,所以誤工是整個施工中的大忌諱,一切的指揮調度都是為了施工有條不紊的進行,不要造成誤工。
蔡躍進拋了一圈磚之後,又教何蝦貴如何拋磚,一直到何蝦貴能夠很熟練地拋磚了才去忙他的木工活。
看到蔡躍進忙前忙後不辭辛苦,何蝦貴的心終於軟了蝦來,她決定等家裏的新房改好後要好好跟蔡躍進談談心。
何寶貴也是有恐高症的,剛開始上腳手架她的腿在不停地抖動,可是,姐姐和蝦貴已經在下麵了,自己要是也說有恐高症,那叫這些在腳手架上幫忙的親戚們怎麼想呢?---因為腳手架上的活相對來說需要的體力比較小,所以,安排的都是親戚家派來幫忙的女孩子們。
何寶貴強忍著恐懼感堅持在腳手架上幫忙,最後終於克服了那種忍不住顫抖的狀況,能夠自如地在上麵作事了。
做房子比燒窯花的時間要長了許多,何家的人都累得半死。
蔡躍進的父親在何家最要用木工的時候過河來同蔡躍進並肩作戰了幾天。他們父子全部屬於友情出動,不肯收何賢木給的工錢。
何家因此又節省下來一筆不小的費用。
當何家的新房初現規模地矗立在何家村,新房還有部分沒有完工的時候,就開始有人給何傳貴提親了。
就像何寶貴幫江老師收麥子回家後一樣,何傳貴沒來由地朝何寶貴發了火:當時,師傅們停了工正準備吃飯,何寶貴從腳手架上下來後正在喂豬,突然,何傳貴就從高處踢下來半塊磚頭,說何寶貴穿得破舊,丟了他的人。
大概是覺得正找對象,有人在觀察他們何家吧。何傳貴突然如此對何寶貴發火。
不同於這一次,收麥子的時候,何寶貴當時是在遞麥捆子讓何傳貴上在板車上,何傳貴也是突然就將麥捆子推下來砸向何寶貴的。
何寶貴身上的衣服其實太舊了,都多少年沒有換過新的了,但是,這是當家人何賢木的過失,何寶貴沒有抱怨過,何傳貴反而怪何寶貴。
何寶貴的委屈和不快隻是一小會,之後,她又投入了忙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