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本來就沒有辦結婚證,日子過不下去了,當然自己也可以協商分手。
廖又德分手的條件是:所有現金歸他孩子歸他,當然,用他家的錢買的電視機、錄音機也歸他。
一句話,所有好的都要歸他,他才離開。
何寶貴不答應把孩子給他,他就不走,
後來,何寶貴答應了他的所有條件。
廖家兄妹把所有好的都帶走了。
僅僅一天,就有人上門跟何寶貴提親,何寶貴腦子裏亂糟糟的,也沒有用心聽清楚。
何寶貴想孩子,她跟孩子還從來沒有分開過。
沒有廖又德好比沒有了壓在她身上的大山一樣。但是家也沒有了,孩子也看不見了。那是她苦心經營的家呀!那是她千辛萬苦得到的親骨肉啊!
婚離了,她的天也塌了。
何寶貴平生第一次沒有原因地關上店門睡起了大覺。
第三天,廖又德的媽和妹妹帶著廖慧明來了。一同來的還有何寶貴的嫂子陳杏芳。
廖家人到何家塘求何家來著。
她們來的時候是晚上,也沒有說什麼。
何寶貴就安排廖家母女住在老店裏,自己、孩子和嫂子住在接的店裏。
第二天,天剛剛亮,廖家母女就要回家。
她們這意思就是給她送回孩子來了。大概是怕何寶貴不理她們所以,拉上何寶貴的嫂子一同來。把孩子當成包袱丟給她就要走了。
她們在何家塘求何家人的時候,何家的人還以為廖家的人很誠心。沒想到她們安的是這樣的心。
不要孩子,廖又德怎麼好意思拿走所有的錢?她們送孩子來就該把錢也送回來不是嗎?
也許,他們需要回老家的法院說清楚。
於是,何寶貴同她們一起回到了老家。
回到家裏,父母兄嫂都勸說何寶貴,不可像做姑娘時一樣任性,凡事要忍耐。
他們說,等年紀大一些就會好的。
何寶貴沒有向家裏人訴苦,她覺得丟人。但是,家裏人可能已經聽廖家的人講他們打架的事情了。
何賢木、何傳貴就向何寶貴懺悔起來,說從前沒有好好對她,對不起她。
畢竟是骨肉親,何賢木,何傳貴看到何寶貴過得不幸福,口裏勸著,卻開始心痛了。
何寶貴不知道廖又德會不會也有後悔的這一天。大概不會吧,因為他們沒有血緣關係。
而她的家破了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那時候,離婚的人還非常少。
年輕的何寶貴卻經曆著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
現在廖家把孩子扔給了她,錢也全被拿走了,娘家會答應幫她帶孩子嗎?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何家塘有句口頭禪:癡家母,引外孫。
況且,他們要是幫她帶孩子,就是支持她離婚了,他們怎麼會做這樣吃虧不討好還挨罵的事情?
所以當廖又德厚著臉皮到何家塘來的時候,何寶貴竟然沒什麼道理就糊裏糊讓他跟著自己回到了做生意的小鎮上。
何寶貴後來想起這一次的事情,自恨不已。
她明明已經對他徹底死心,卻毫無道理地再一次把自己推進了火坑。
其實,也不能怪她,她是如此年輕,如此的不知所措。
有一句話,叫做:人人的蛋都割的痛!
當痛到極點的時候,有時會視死如歸。
何寶貴就是這樣。
另外,也缺乏中肯的參考意見。別說何家的人都是沒有見過廖又德這樣的奇葩,就是江老師也沒有直接給何寶貴長痛不如短痛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