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璃深知,宣王和北狄勾結一事非同小可,必須盡快查清。
但她沒有被恐懼和擔憂衝昏頭腦,反而冷靜地思考著應對之策。她明白,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自亂陣腳。
然而,朝堂之上卻並非鐵板一塊。劉璃推行的新政,觸動了一些貴族的利益,他們開始在暗中聯合起來,試圖阻撓改革的進程。
早朝之上,劉璃剛提出要整頓吏治,削減冗官,便遭到了一群老臣的強烈反對。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違啊!這些製度自先帝時期便已確立,豈能說改就改?”一位白發老臣顫顫巍巍地出列,聲色俱厲地說道。
“是啊,陛下,您這樣做,置我等老臣於何地啊?”另一位官員也跟著附和道,語氣中充滿了不滿和怨憤。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反對之聲不絕於耳。劉璃端坐在龍椅上,看著眼前這些道貌岸然的官員,心中不禁感到一陣悲涼。
劉瑤見此情景,嘴角勾起一抹陰冷的笑容。
她款步上前,對著劉璃盈盈一拜,語氣卻尖酸刻薄:“姐姐,您初登大寶,對朝政還不夠了解,何必急於求成呢?依我看,姐姐您還是先將後宮之事處理妥當,再考慮國家大事也不遲啊。”
劉瑤這番話看似關心,實則是在暗諷劉璃不務正業,隻顧著自己享樂,與韓子衿交往過密,以及時常召見趙辰等臣子,疑似有不正當關係。
朝堂上頓時響起一陣哄笑,不少官員看向劉璃的目光中都充滿了輕蔑和嘲諷。
劉璃緊緊地攥著手中的奏折,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冷冷地看著劉瑤,一字一句地說道:“朕的事,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
劉璃淩厲的目光掃視過眾人,那些原本帶著譏諷笑意的官員,在觸及到她冰冷的眼神後,都不自覺地低下了頭。
“朕意已決,今日之事,無需再議!”劉璃語氣堅定,不容置喙。
然而,劉璃的強勢並沒有讓反對的聲音消失,反而讓一些人更加不滿。散朝之後,關於劉璃的流言蜚語開始在朝堂內外蔓延。
“你們聽說了嗎?陛下今日在朝堂上大發雷霆,竟然斥責老臣!”
“可不是嘛,聽說陛下還要削減官員俸祿,這分明是要動搖我等的根基啊!”
“哎,想我朝曆代女帝,都以仁義治國,如今陛下卻如此強勢,真是讓人心寒啊……”
這些流言蜚語傳到宣王的耳中,他臉上露出了一絲陰險的笑容。
他暗中派人散播謠言,將劉璃塑造成一個昏庸無道的暴君形象,試圖激起百姓對劉璃的不滿,從而達到他趁亂奪位,改寫女尊王朝的目的。
麵對眾人的嘲笑和質疑,劉璃心中充滿了委屈和憤懣。
她不明白,自己一心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為何卻要承受如此多的非議?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嗎?
夜晚,劉璃獨自一人站在禦花園中,望著滿天的繁星,心中五味雜陳。韓子衿悄然來到她身後,將一件披風輕輕地披在她的肩頭。
“夜深了,陛下早些回宮休息吧。”韓子衿溫潤的聲音在劉璃耳邊響起,驅散了她心中的寒意。
“你說我這樣做,真的錯了嗎?”劉璃轉過身,眼眸中閃爍著淚光,語氣中帶著一絲迷茫和無助。
“陛下何錯之有?您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百姓福祉。”韓子衿望著劉璃,目光堅定而溫柔,“隻是這改革之路,注定充滿荊棘,那些固守舊製之人,自然會百般阻撓。”
一旁的趙辰也拱手道:“陛下,子衿所言極是,您切莫因為這些宵小之輩而動搖決心。微臣願為陛下披荊斬棘,掃清一切障礙!”
劉璃看著眼前這兩位少年,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苦澀,語氣堅定地說道:“你們說的對,我不能被這些困難打倒!我要用實際行動,向所有人證明,我劉璃,有能力成為一代明君!”
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劉璃決定微服出巡。她換上一身素衣,帶著韓子衿和趙辰,以及幾名侍衛,悄悄地離開了皇宮。
一路上,他們走訪農戶,深入田間,親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艱辛。
他們看到,因為連年的旱災,田地幹裂,顆粒無收,百姓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陛下,您看!”趙辰指著不遠處的一片荒地,語氣沉重,“原本這裏應該是一片豐收的景象,如今卻……”
劉璃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她終於明白,自己之前所做的改革,還是太過於理想化了。
她必須找到一個更加切實可行的方案,才能真正地解決百姓的疾苦。
然而,就在劉璃準備再次推行改革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