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母親節康乃馨(1 / 1)

第一次知道“母親節”這個節日,是從一本雜誌上看到的。它告訴我,母親節是一個起源於西方的溫馨節日,是每年五月——鮮花開得最燦爛的時候——的第二個星期日;在這一天,兒女們會向自己的媽媽獻上各種顏色的名為“康乃馨”的花兒表示祝福。

以上那些記憶大概是三年前,也就是我差不多結束初一生活的時候,開始有的。那時母親節已過,那年自然沒有給媽媽送花——我甚至不清楚康乃馨位於花店的哪個位置。後來也不知怎麼就認識了那種美麗而典雅的花,但第二年我忘了這令還沒有聖誕節出名的西方節日,當然也沒記得送花,我還沒有這個習慣。第三年也就是去年的母親節的晚上,媽媽偶然看到了一個專為這個節日而製作的電觀節目,一邊驚訝世界上原來有這麼一個媽媽們的節日,一邊對電視裏滿臉幸福微笑的媽媽們麵露羨慕,我才驚覺自己竟然又忘了!今年母親節的前幾天,我終於記起了這個節日,便一遍又一遍地在心裏告誡自己:這次無論如何別忘了!

節日前一天放學後,我帶著一絲緊張走進了一家花店。老板是位很熱情的中年婦女,微笑著問在一大堆康乃馨中尋覓的我:“小姑娘,是給媽媽買花吧?”我點了點頭。她叉問:“想要哪一種顏色的呢?”考慮了一陣,我指著一束桔紅色花瓣帶粉紅花邊的:“就要一枝這樣的。”——媽媽曾說過她最喜歡桔色。“好呐!我給你挑一枝整齊的。”女老板邊說邊拿起那束花。我朝她感激地笑了笑。她幫我包裝好一枝還未全開的花,打上粉紅色的絲帶,貼上一張“節日快樂”的標簽,遞給我:“回家後插在清水裏,加點鹽,能活好幾天呢!”“嗯!”我答應著。

握著康乃馨走在路上,總感覺路人投來有點異樣的目光,不禁臉有些發燙。一邊走,一邊有點忐忑不安地想著媽媽會有什麼反應。媽媽是個比較傳統的婦女,去年她生日時我送了一張精致的賀卡,她卻說了句:“浪費錢!”叫我好不喪氣。我也看得出來,她還是很高興的這次我在這個西方節日裏送花給她,她叉會說些什麼呢?還會說“浪費錢”!或是又念叨那一句“我什麼都不要,隻希望你成績好”?還是……希望我這第一次買花送花不會有不愉快的結局。——其實,我也是個有些傳統的女兒。

終於到了家,站在媽媽麵前,我從身後抽出那枝康乃馨:“媽,節日快樂!”媽媽愣住了,一臉的問號:“這是……?”“明天是母親節呀!”我提醒她。她豁然開朗,毫不掩飾滿臉的興奮與感動:“謝謝!”這回輪到我有些發愣了。媽媽分明是在快樂地笑著,可眼睛裏有點晶瑩的光在閃爍。她找來花瓶,裝上清水放了點鹽,取下包裝上紮成一朵花狀的絲帶,小心地貼到花瓶上,把花插進花瓶,又鄭重地把花瓶擺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那輕快的樣子,仿佛一下子年輕了許多。傍晚鄰居阿姨過來串門時,媽媽又像一個孩子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新玩具一般地向她展示那枝花,一臉的驕傲和幸福。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看著媽媽快樂的樣子,聽著阿姨對我的讚許,我又是高興又是愧疚。沒想到,一次應有的行動,一枝普通的康乃馨,竟會讓媽媽那麼開心。以前我對媽媽的關心太少了!但我可以肯定:以後,不會了。

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