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將馬戛爾尼一行打發走,9月14日的當天,浙江巡撫長麟已經被乾隆皇帝再次南調,升任兩廣總督。事實上,賴在定海不走的英格蘭人已經將大清帝國的海防軍事秘密給摸得一清二楚。

英格蘭皇家衛隊的報告中這樣描述大清帝國定海邊防:“城牆高三十尺,高過城內所有房子,整個城好似一所大的監獄,除了城門口有幾個破舊的熟鐵炮而外,全城沒有其他火力武器。城門是雙層的。城門以內有一崗哨房,裏麵住著一些軍隊,四壁掛著弓箭、長矛和火繩槍,這就是他們使用的武器。”

蒙在鼓裏的大清帝國高層還在擔心馬戛爾尼搗亂,為了不讓馬戛爾尼使團在路上搗亂,乾隆皇帝任命鬆筠為“護送英吉利貢使回廣東欽差”。當初俄國人挑唆土爾扈特部叛亂,鬆筠隻身赴俄營,1792年與俄方簽訂友好盟約,乾隆皇帝賞識其忠勇,擢升禦前侍衛、內務府大臣、軍機大臣。

馬戛爾尼被鬆筠一路保護到了浙江。長麟已經收到了乾隆皇帝的聖旨:

原船當在寧海停待調治患病之人。並查出從前該國夷人曾在浙江貿易,現已密行驍諭鋪戶嚴行禁止。該貢使等經赴浙江乘坐原船回國,較為簡便,較之赴粵可省過半路程。鬆筠務須會同長麟,妥協辦理,勿任借詞稍有逗留。夷人等欲在寧波置買貨物一節,惟當凜遵約束,按例置買茶葉絲斤。

乾隆皇帝對馬戛爾尼返回的路線都作了安排,希望馬戛爾尼一行帶著病號,直接從浙江離開,相比廣州路程更短,可以看得出乾隆皇帝是多麼迫切想讓馬戛爾尼滾蛋。國中之國對於大清帝國是不能容忍的,更不能容忍加爾各答悲劇的在中國重演。對於馬戛爾尼一行,乾隆皇帝要求非常嚴厲,不能稍有逗留。

洪仁輝當年趕到廣東,不死心告禦狀,乾隆皇帝想起來就生氣。長麟到浙江後,聽到不少商人抱怨,當年洪仁輝商船到寧波,還欠了上萬兩銀子的貨款,現在英格蘭人又來了。長麟經過一番暗訪,發現洪仁輝商船拖欠鋪戶銀一點五萬餘兩。長麟一聽英格蘭人要買茶葉,馬上密諭鋪戶等以前事為鑒,毋庸與之交易,借可杜勾引之弊。

乾隆皇帝是不想寧波的商人再賣茶葉給馬戛爾尼使團的。在給長麟的聖旨中,乾隆皇帝強調:“若該貢使等向鬆筠懇請置買物件,當諭以爾等夷船現在寧波停泊,已準就近酌買茶葉絲斤,其沿途經過地方不得再行買物,致違天朝體製。”不僅不讓馬戛爾尼使團沿途買茶葉,乾隆皇帝對當年跟洪仁輝做生意的商人還耿耿於懷,在聖旨中要求長麟,“浙江人郭姓從前曾經勾結夷商,今已病故,伊子郭極觀已經嚴行管住。著即派要員伴送由別路進京備詢,不必全帶刑具。”

馬戛爾尼船隊並沒有從浙江滾蛋,長麟跟鬆筠不得不護送馬戛爾尼到了廣州。

1月7日一大早,馬戛爾尼派出斯當東去兩廣總督府拜見長麟,可是斯當東到了總督府外,總督府的管家卻將斯當東給打發走了。斯當東非常失望地告訴馬戛爾尼,兩廣總督給使團離開的最後期限是1月8日。馬戛爾尼依然不死心,希望在離開的最後一天,禮尚往來宴請長麟,那是最後的一絲希望。

1794年1月8日。天剛剛亮,兩廣總督長麟的轎子在英格蘭夷館前停下來。

馬戛爾尼站在夷館門外,拱手像中國主人歡迎客人一樣歡迎長麟的到來。對昨日的邀請,馬戛爾尼還是非常忐忑。長麟拒絕了斯當東的拜訪,馬戛爾尼萬萬沒有想到,從杭州開始一路監視自己南下的兩廣總督真能赴約早餐會。這是最後的早餐了,馬戛爾尼希望自己在離開大清帝國土地的最後一刻,能夠給東印度公司的兄弟們做最後的努力,能夠給自己爭取最後的機會。

長麟從杭州接到乾隆皇帝的任命之後,一路上跟鬆筠幾乎是押送著馬戛爾尼到廣東地界的。一路上,馬戛爾尼明顯感覺到長麟身上的那種貴族血統,他跟和珅完全是兩種類型的人。盡管和珅位極人臣,盡管他跟乾隆皇帝的老媽是一個家族,但長麟的胸襟都超越和珅。尤其是1793年11月12日,使團一行到達江西茶園時,長麟命人給馬戛爾尼用大包泥土包裹幾棵茶樹,讓馬戛爾尼帶回英格蘭種植。

長麟在1793年11月30日晚上,還跟馬戛爾尼進行了一次長談,馬戛爾尼將東印度公司商人在廣州遭遇敲詐勒索的情況反映給了長麟。長麟對於粵海關的問題早有耳聞,粵海關的監督都是皇帝寵臣,可是沒有幾個有好下場。馬戛爾尼跟長麟長談之後,興奮地連夜寫日記,長麟在這個即將滾蛋的英格蘭人麵前表現得很憂慮,甚至懷疑廣州的官吏大量盜用公款,騙取皇帝在該處銀款的收入。

在相互傾軋的官場上,長麟已經得罪了和珅,因此他不會在沒有了解清楚情況的時候,跟自己的同僚長談他的憂慮,尤其是自己還沒有到兩廣總督的任上,更不會愚蠢地懷疑自己的同僚。長麟在馬戛爾尼麵前的憂慮,隻是想安慰馬戛爾尼。洪仁輝被圈禁在澳門三年之後被永遠驅逐出中國,英格蘭人就不斷持械招惹事端,兩廣總督的兵丁已經多次包圍過這座英格蘭人的夷館。長麟心裏也是門兒清,貪欲十足的廣州官員,不宰英格蘭人宰誰呢?

長麟跟馬戛爾尼在南雄州分手,身為兩廣總督的長麟需要提前到廣州,跟廣東巡撫、代理兩廣總督郭世勳辦理交接手續。馬戛爾尼一行到了廣州,長麟才能以兩廣總督的正式身份,按照兩國的禮儀迎接馬戛爾尼一行。1793年的12月19日,長麟帶著郭世勳、粵海關監督蘇楞額等高級官員,設晚宴招待馬戛爾尼使團。

馬戛爾尼慢慢地發現,長麟跟蘇楞額之間經常是臉紅脖子粗的。

蘇楞額是納喇家族,跟愛新覺羅皇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位爺早年是內務府筆帖式,後來混到了內務府武備院卿及上駟院卿。在大清帝國曆史上,僅有一人身兼內務府三卿,而蘇楞額在乾隆皇帝時期,也是罕見地位居兩卿,以正三品的頂戴出任粵海關監督一職。蘇楞額的粵海關監督任命,跟長麟的兩廣總督任命都在馬戛爾尼進北京期間,其目的就是要為皇帝看守好粵海關這唯一的對外貿易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