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人碼頭海鮮店康敏剛把最後一波顧客送走,正準備休息會,剛走到收銀台,門外突然湧入一批人,有男有女。
“你,你好!”
康敏小心髒怦怦直跳,生怕遇見電視上演的那樣,收保護費的,脆聲聲的詢問。
“請問你是這裏的負責人嗎。”其中一個中年婦女臉帶微笑的走上前詢問。
“老板不在,請問你們是?”
這話一出,人群得知不自覺的點了點頭,也相信了剛才光頭青年的話。
“我是鮮多多海鮮酒樓的采購,我姓李,木子李的李,這是我需要的魚獲清單。”中年婦女聞言,搶先上前,從公文包拿出文件,也許打印的比較匆忙,潔白無瑕的A4紙還有餘溫。
“小姑娘,我是附近日料店的老板,我姓黃,這是我的名片,請問你這裏的傳真號碼是多少?”肥胖中年人,走到收銀台,親切遞過來一張精美的名片。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康敏這才了解這群正是附近飯店的采購或者負責人,剛從碼頭過來的,也就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由於不知道鴛鴦號上有什麼魚獲,康敏也不敢答應送貨,而是讓眾人留下各自的聯係方式。
可這群采購或者負責人可不是年輕人,可是經曆過風和雨的,怎麼可能被眼前這小姑娘三兩句給打發了?
況且每天天沒亮都跑到碼頭采購新鮮野生魚獲,而且魚獲大的大,小的小,好不容易遇到能給自己提供穩定貨源的人?能放過嗎?那是不可能滴。
康敏見狀犯難了,趕又趕不走,留下可人數越來越多,店裏就這麼大的地方,一陣頭大。
不過也沒讓這群人待很長時間,半小時後,第一批魚獲就已經用三輪車給拉回來,劉勇三人正往店裏搬。
這群采購們見狀紛紛走過去查看是否有自己需要的,看著每個膠箱都有一個增氧機,氣泡石不斷湧出小氣泡,把水麵給覆蓋住,
好在小氣泡往水筐四遍散,留出中間區域能看清水筐裏的魚獲。
“他喵的,我都一個多月沒見這種個頭的青衣了。”
“不行,這筐我要了,你們別給我搶。”
“咳,老黃,你想的挺美的,這筐可不單單隻有青衣魚,還有不少大海鱸,真鯛,巴沙魚。”見有厚臉皮的出聲,立馬就有人站出來反駁,想獨吞?想屁吃呢?
“嘿嘿,老文,你是開料理的,這一筐不合適你,對吧,老黃。”
“喲嗬?老黃,老李,你倆幾時這麼恩愛了?還是說,嘿嘿。”
這話一出,看熱鬧的眾人齊刷刷笑出聲。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隻要坐上采購位置的人,嘴裏說的話,甜的甜,懟的懟,用一句話概括,見人說人話,見詭說詭話。
站在人群最後的康敏聽見這些人對話,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實在有點像暴揍幾人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