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說不值一提,除了能夠逗弄他以外,沒有其他價值。

所以沈言歸沒必要繼續隱瞞他,這就指向了另一種可能:那個神秘的投資人並不是沈言歸。

從理性分析的考慮,這種可能性至少要占50%,但在秦野心目中,這隻能占1%。

他沒有辦法理解這背後的緣由,隻能分析利弊,讓自己接受這件事。

不管怎麼說,這背後的投資人對他沒有惡意,給出的條件都是最好的,方便他用最快速度把平台發展起來,在被針對前積累用戶群體,這也是秦野選擇立刻簽約的原因。

而且……

秦野是個很理性的人,他擅長理性的剖析自我,誠實地麵對內心的真實想法。

不得不承認,沈言歸的投資對他來說是一種認可,哪怕他不會因此感到自豪和喜悅,但在內心深處,這始終是一種印記,讓他在短時間內無法忘懷。

就在這時,秦野聽到沈言歸問道:“你在想什麼,怎麼這麼認真?”

秦野猝不及防地被打斷思路,理性無法立刻回歸,下意識抬眼看向沈言歸。

沈言歸不知何時放下了書,也不知看了他多久,眼神專注又認真,漆黑的瞳孔像是漩渦,神秘又深邃,像要把他的靈魂卷進去。

秦野看得愣了神,但幾個呼吸間,他便收回了目光,語氣淡定自然,讓人抓不到什麼破綻,“我在想畢業的事情。”

這個答案很正常,沈言歸並未多想,點了下頭後,又垂眸看向手邊的書。

秦野不知道沈言歸是真的相信了,還是在騙他,不過這對他並不重要。

複雜糾結的思緒被打亂後,秦野的頭腦反而清晰了很多。

現在最重要的是發展平台,至於沈言歸是不是那個神秘的投資人,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他可以之後再慢慢探索。

想通這點後,秦野沒再糾結,隨便找了個借口離開了。

等門關上後,沈言歸才抬起頭,若有所思地看著秦野離開的方向。

他大概能猜到秦野來找他的原因,但他並不放在心上,甚至懶得想應對措施,反正結果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過程怎樣都行。

沈言歸和秦野本質上是同一種人,他也沒有在這上麵浪費太多心思,看了眼時間,書放在了一邊,等導演來見他。

這次他挑選了兩個導演。

其中一個導演拍過很多商業片,口碑和票房都獲得了極大成功,但離衝擊獎項還差一點。

另一個是導演了幾部藝術片,在專業領域評價很高,但因作品曲高和寡,知名度很低,也沒幾個觀眾能真正看懂他的電影,能堅持十分鍾不睡著就已經很給他麵子了。

若是正常的投資,要考慮收益,沈言歸會更偏向於第一位導演,第二位導演連跟他見麵的機會都沒有,但他現在的目的是拍好電影,滿足他個人的需求,至於商業性和觀眾的口味,他並不放在心上。

過了五分鍾,管家便把第一位導演請了上來。

導演很重視這次見麵。一身西裝革履,頭發也專門打理過,看上去很專業。

導演很懂得這個圈子的社交規則,跟沈言歸寒暄了五分鍾,恰到好處地拍了幾個馬屁後,兩人才切入了正題。

在此期間,另一位導演在門外等著。

相比於上一位導演,他顯得過於邋遢,甚至可以用放浪形骸來形容。

身材消瘦,卻套著一件寬大的T恤,下半身是老年人最偏愛的人造棉布料,舒服透氣,卻沒有一點版型,腳上蹬著一雙人字拖,頭發亂糟糟的,油得像是一個星期沒有洗頭。

方高格整天泡在片場,對拍攝有極高的要求,一個小小的鏡頭要反複拍上一天,才能達到他滿意的效果,這不僅耗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對拍攝的演員也是極大的考驗,再加上他的電影並不叫座,沒辦法積累觀眾,片酬也少得可憐,所以願意跟這位導演合作的演員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