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童初習藝(1 / 2)

歲去如吐弦!

大理段氏雖為皇族可曆代皇帝總醉心於家傳武學而且佛心極重,講究清心寡欲,因此族中人丁單薄。保定帝更是精於佛事,後宮僅數人而以,以至今是一直無所出,自從鎮南王喜得世子之後,自是視若已出多加愛護。段譽年紀幼小就顯出與眾不同,聰明伶俐,不說時常愛捉弄一下府裏上下人等,就是自已也被他弄得幾次哭笑不得。

轉眼間,明天就是段譽的“兩周歲”生日,可惜段正淳不在家,近年來,吐蕃、大宋時不時的想入侵大理,大理國君臣一直比較勤奮,操練軍對,加強邊防,軍民一心,使得兩國也不敢妄自出兵,卻在等待最佳時機。因為現狀,段正淳不得不離開妻兒,被皇兄派往中原交好大宋官員。這一去已經快一年了。之前因吐蕃欲挑起大宋對大理的不滿而趁著大理大戰之後國力還未恢複對大理用兵。鎮南王隻身帶四大家將前往大宋一方麵對大宋示好、遊說,暗地裏要向契丹購買一些戰馬以備不時,此事也委實難辦。

小段譽吃過晚飯早早就回到臥房了,因為他要計劃自己的生日“節目”,想想也讓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又沒魔術可玩,又沒蛋糕可吃,又不能進KTV,就隻能平平淡淡的過了。哎!”一個人歎氣起來了。

段正明因派段正淳外出,今天是趕不回來了,而今天是自己“小王爺”的兩歲生日,所以吃過早點就攜同皇後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往鎮南王府趕來。

段譽因昨晚絞盡腦汁,苦思冥想,想了很多節目都行不通不是缺這就是缺那,一直熬到深夜才上床睡覺,搞得現在都日上三竿了才勉強撐眼爬起來,匆匆梳洗過後就向大廳跑去。

“咦,怪了,平時總有人的大廳今天怎麼沒人,是不是想給我個驚喜啊?”小段譽看見大廳沒人想到。一問身邊的丫鬟才知道原來是伯父保定帝來了和母親正在前麵大殿。

大殿中,保定帝段正明坐在左側椅子上皇後和刀白鳳分坐兩邊。保定帝現正當盛年麵貌俊朗,留有三縷青須看上去沒有帝王的威嚴而隱隱有些道骨仙風,身邊的皇後更是年輕美貌身上流露出高貴之氣讓人不敢直視。刀白鳳著一身素雅長裙,青絲高盤,一隻玉簪橫插發箕,雙目中那初入王府時的鬱色也漸漸沒了,這些年她把一腔心思全費在愛兒身上,其中也有對段正淳的補償吧!這將近三年的王府生活更使她的身上有了幾分貴氣,但不似皇後那般然人不敢接近。

“弟妹,我派正淳去大宋公幹也快一年了,此事本不易辦,費的時日久了些,讓你們母子獨自在王府中受委屈了。”

“王兄您千萬別這麼說,正淳身為大理國王爺,為國分勞這是理所應當的,再說我們母子也深得照顧錦衣玉食的,說不上什麼委屈,隻盼正淳此次不辱君命為大理免除戰亂求得安寧。”

“弟妹如此深明大義真是王弟之福啊!前些時日得報正淳所辦事務以然完成近日便可返回大理,我正猜想他今日應該到了。”

“伯父!伯父!”門外傳來小段譽的呼聲,保定帝起身向門外走去正好碰到飛衝進來的段譽伸手抱在懷中。

“伯父,今年譽兒生日你給譽兒什麼禮物呢?”段譽調皮的問道

“哈~”保定帝大笑道:“我們的小王爺催起‘皇債’了,伯父早都給你準備好了。來~來~來到這裏來看。”說著抱著段譽走到大殿中央的書案前。隻見書案上放著用錦盒裝起的幾本書,旁邊還站著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儒生。

“這是《三字經》、《百家姓》以及四書、五經,本來一般兒童要到四五歲才開始學習,但我兒天資聰穎,伯父專程請了我大理國的老狀元、孟經文孟老先生為你的西席,孟老夫子可是《易經》大家哦!”

段譽看著眼前的書和旁邊的老夫子,臉上、眼裏寫滿了“失望”,可聽到最後“易經大家”一下吸引了他,摸著下巴仔細打量起眼前這位老儒。麵色灰黑臉上爬滿了深深的皺紋,雙目無神呆呆的平視著自己,灰白的頭發更是白多黑少但梳理的極為平整,後麵一塊青色儒巾紮起,身上是一件洗得發白的儒衫,留著一般教書先生樣的胡須,和自己以前在電視裏看的那些窮酸秀才還真有幾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