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端天星鄹到(1 / 2)

西夏王宮

“啟稟國主、太後,老夫幾年一直關注星相。”一位六十來歲穿著祭祀服手執祭盤璿璣羅盤的灰袍老者道。

“大祭司是否有所發現?”一位宮裝打扮中年婦人急問道,在他旁邊坐著個十來歲左右的年輕人,隻見頭戴紫金冠,身著黃龍袍,腳蹬蒼龍靴一身皇者打扮,可臉上卻是一副疲憊,一臉鬱色。

“是的,老臣發現一顆星星的光芒日益旺盛,幾年前還毫無光芒,也隻是在近三年才稍有顯露。如今卻很是顯眼,雖然還未直逼各國紫薇,但他日必然侵淩。就老臣所想,前幾年便是他的蟄伏期也就是成長日子,現在恐怕是已經長大且能力不小將來定會有所作為,迫及各國。”

“哦,你是說乃師祖所傳的‘新聖人’已經誕生並長大?那照你這麼說,各國將有危險!我西夏、、”中年婦人緊張的道。

有人曾言:“夫西夏聲明文物,誠不能與宋相匹,然觀其製國書、厘官製、定新律、興漢學、立養賢務、置博士弟子員。尊孔子為文宣帝,彬彬乎質有其文,固未嚐不可與遼金比烈!”。由此可見西夏儒學的發展是一種處在儒家影響下的官僚體製與政治文化,製度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從李繼遷伊始,曆代帝王莫不學習與模仿漢製。

保留了部分部族文化原是遊牧民族所以對自然很是崇拜,相信神靈和鬼神,每年都會舉行敬神大典國主親自參加。除了崇拜鬼神,黨項族還崇尚巫術,並且備受重視。黨項族稱巫為“廝”,巫師被稱為“廝乩”,是溝通人和鬼神間的橋梁,主要負責驅鬼與占卜,在國家裏最高的巫師被國主封為“大祭司”負責祈禱國運,主持星相觀察,以觀視國運和形勢變化,下麵派生無數小巫派,在戰爭前實行占卜以問吉凶,於戰爭中經常施行“殺鬼招魂”的巫術。

在西夏的巫史中流傳著一個自春秋戰國以來的傳說:每當有大人物稱之為“新聖人”出現天上既有對應的星星出現,且兩者交相映襯,星光淩澤反應人物的力量,新星所在方位即人在方位,一一對應。本來已有多星對峙,紫薇各立,可這次卻又多出一星,且日益豐盛,讓他們大驚,觀察許久才決定上報。

“是的,太後”

“太後,清兒給您泡了參茶!”隻見一個女子掀簾手端瓷碗向太後走去說道。

大祭司聽見有人說話忙轉過頭來,隻見這女子如清水芙蓉,霜天白露,明眸皓齒,長發及腰,一張玉臉淨而粉嫩,閃閃靈光,大而明亮的雙睛盡放光芒,一張櫻檀小口,嘴唇薄而紅潤,穿著一身白色綢緞,身材隻能用天造地設形容,聚天地之靈氣,奪乾坤之精華,真乃仙女中花魁下凡。

看見此女,自己幾十年不近女色,早已看破紅塵,也不禁心中一蕩卻不是凡塵俗欲而是有股膜拜之意,心中大驚忙轉身向中年婦人探問道:“這位是?”

“是銀川公主,名喚清露,此女見識非常人可比啊!甚是逗人喜愛。”太後甚是愛惜此女,因為太皇太後對她關愛有加,還將一身武功相傳,可以說此女文武雙全,要是個男子那將是西夏難得一見的明君將來西夏國定能爭霸天下,哎,可她終究是個女兒身啊,自己時常想起倍感無奈。

“大祭司目前新星的位置在哪裏?”太後問道。

“可惜可惜,不在我國境內而在南方一帶,因其謎謎索索,現在難定其具體位子,再如公主所說,人海茫茫,也不知是何人。待老臣查探清楚再行稟告。”

“好,那就勞煩大祭司了”

“老臣告退”說完轉身看了看銀川便大步出了大殿。

“小青,傳大元帥進宮我有事找她商議。”中年婦人對身旁惹人憐愛地丫鬟吩咐道。“是”

“太後,辛苦了,來,讓清兒給您揉揉肩捶捶背兒。”銀川走上前去,替她搓背揉肩。

“好啊!清兒的手法他人可是不會的,哎,我是越來越離不開你了。”太後靠在鳳椅上閉著眼享受起來。

西夏立國時,疆域範圍在今寧夏,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內蒙古以及陝西北部地區。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占地兩萬餘裏。西夏東北與遼朝西京道相鄰,東麵與東南麵與宋朝為鄰。

西夏行政區劃大體上是州縣兩級,一些重點州則設府。另分左右廂十二監軍司,作為軍管區。西夏的軍事製度是在黨項的部落兵製的基礎上吸取宋製而發展起來的。樞密院是西夏最高的軍事統禦機構,下設諸司。軍隊由中央侍衛軍、擒生軍和地方軍三部分組成。中央侍衛軍包括「質子軍」、皇帝衛隊和京師衛戍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