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吐蕃大明王(1 / 2)

天龍寺裏幾大聖僧為著劍譜之事唇槍舌劍,你攻我守,越來越烈。

鳩摩智長歎一聲,說道:"都是小僧當年多這一句嘴的不好,否則慕容先生人都死了,這六脈神劍經求不求得到手,又有何分別?小僧今日狂妄,說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言語,這六脈神劍的劍法,要是真如慕容先生所說的那麼精奧,隻怕貴寺雖有圖譜,卻也無人得能練成.倘若有人練成,那麼這路劍法,未必便如慕容先生所猜想的神妙。"

“是嗎?”鳩摩智剛說完就聽見一個冷冷的聲音,眾人均是大吃一驚,在座幾人無一不是武學高手,可這人靠近卻完全沒有人察覺,足見此人功力之深厚。抬頭望去,卻是個潔雅俊秀的少年,一襲白衣,一把折扇拍打著手心,一臉的笑意,兀自打量著鳩摩智。

本相幾人見是段譽,心中大喜,他已練會六脈神劍,對付鳩摩智自是不在話下,緊張氣氛鬥減。鳩摩智卻是心驚不已,盯著段譽,想到:“這少年來到如若輕風難以察覺,料來有幾分真功夫,須得小心才是。”當即說道:“小僧吐蕃鳩摩智,不知施主如何稱呼?”

段譽卻不理他,走進堂來對本相幾人拜道:“譽兒拜見幾位長輩,來遲一部還望贖罪。”看見保定帝已剃度,暗叫慚愧。

“譽兒,你不必自責,以後國事還需你和你父王多出出力。”保定帝見段譽到來心裏一輕,但自己已經出家不好再回皇宮,便對段譽如此說道。

段譽答道:“伯父放心,譽兒定不負所托,定讓我大理成就千秋偉業。”保定帝和天龍寺眾僧聽此說大喜。他們聽說過段譽的才能,有此大誌,自是高興不已。

“哼!小小大理卻也想升天,簡直笑話!”鳩摩智問段譽話段譽卻不答他,以前都是自己問話,沒人敢不回答,他自是氣憤不已,旋又聽到段譽“口出狂言”便譏笑道。

“哦,是嗎?我大理現在雖小,卻有誌於四方。不像有的人雖坐擁廣闊土地,卻不思進取,終日昏昏而過,連想都不敢想,又有何資格評說他人?恃強淩弱,奪人家傳寶物,與小人何異?”段譽這才打量起鳩摩智來,見他身穿黃色僧袍。不到五十歲年紀,布衣芒鞋,臉上神采飛揚,隱隱似有寶光流動,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反,真有幾分高僧的形象,便笑道。

“哼!我國仁義之國,不想生靈塗炭,多生造孽,不像有的人。”鳩摩智見他指桑罵槐,心中火氣十足,但他修養較高壓下怒火,冷聲說道:“小僧今日來到貴寺,並不是強取豪奪,而是以寶換寶,用少林七十二絕技交換六脈神劍劍譜,以了多年心願,安故人陰靈。”

“小和尚,慕容老先生都去世了,少了劍譜他也無法得知,再說這劍譜是我大理的至寶,自是段氏一般人也無法觀看,你不覺得這很強人所難嗎?”段譽見他自稱小僧便叫他小和尚。

鳩摩智見他如此叫心中不喜問道:“公子何出此言?小僧不知癡長公子多少年呢!”

“哦,你自稱小僧,我以為你已看破紅塵名分,再說稱呼隻是一代號而已,怎取怎叫又有何差別呢?”段譽見他不解,笑道。

“公子所言極是,那倒是小僧執著了。”鳩摩智佛法高深,聽他這麼說心中開闊了許多,怒氣消了不少,也由他這麼叫了。

“段公子說的極是,老衲等道行淺薄竟看不透。”本觀雙手合十道。

“小和尚,你這次來是想借我大理的六脈神劍劍譜,我可以了你心願,但有個條件。”段譽笑道。

眾僧都是大吃一驚,天龍寺僧心知六脈神劍可是家傳至寶,怎可外傳,段譽如此說不知意欲何為。

鳩摩智心想:“幾位僧人不肯借閱,雖然憑自己的武功奪下也不是辦不到,不過自是有一番惡鬥,這段公子這麼說不知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但轉念想到能拿到劍譜心中也是一喜,說道:“不知段公子有何條件,請盡管開口。”

“爽快!小和尚,剛才聽你說我大理六脈神劍浪得虛名,無人能使。恰巧在下在幾位前輩的指導下學過一二,今天我就用六脈神劍會會你,如果你能贏我,我便將我會的劍譜全寫給你,以後隨你差遣。如果你輸了,你以後就要聽我的號令,當然你仍是你的吐蕃國師,大雪山大輪明王。如何?”段譽‘大言不慚’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