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援,章惇次子,二十一歲,說到他就不得不講一個與蘇東坡有關的故事。可以說正是蘇東坡方便了章援的顯赫官位。
當年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當地人李方叔很同情他的遭遇,常去探訪,兩人結為至交。後蘇東坡被召回京,仍與李方叔書信往來,親密如前。元祐中,蘇東坡奉命知貢舉,李方叔也參加此次考試。
蘇東坡頗為欣賞李方叔。考前某日,蘇東坡令其子蘇叔黨持一書簡給李方叔。恰值李方叔外出,李的仆人就代收了信函,放置茶幾之上,以便李方叔回後閱覽。
不久,章惇之子章持和章援來訪,李方叔仍然未歸。章持、章援二人順手在茶幾上取簡拆閱,為《劉向優於揚雄論》二篇。章持、章援兄弟知其中必有考試端倪,於是悄悄將此書簡帶了回去,仔細研讀。
不久,蘇東坡入幃命題,果然是《劉向優於揚雄論》。
榜出,章援高中第一名,章持中第十名,而李方叔竟告落第。李方叔之母歎道:“蘇公知貢舉,而吾兒竟不第,命也。”
蘇東坡初以為第一名必為李方叔。及至出幃,方才知道是章援,不禁大為惋惜,還寄詩給李方叔,其中有詩句說:
“平生浪說古戰場,遇鏡空迷日五色。”
也是莫可奈何解嘲的意思。
當然蘇東坡若真的以考題暗示於所屬意者,應該構成“泄題罪”。幸虧章氏兄弟隻想獲第一,不想害人;若想害人,即以蘇東坡手簡持出申告,追查起來,蘇東坡縱令不死,也得流放若幹年。
順理成章,章援和章持藉此而晉身官場,與章惇共同撐起一片天。章援文武雙全,得此第一也非是全耐蘇東坡之文。漸漸由文官轉到禁軍營統領。北宋軍隊冗多,但皆是些素質低下之兵,皇族看重的便隻有這京城禁軍。故而禁軍在大宋的地位菲比一般,其統領更是令人望而生畏,敬懼三分。
加上章惇的相位,章援亦成了追求趙倩這俏公主的最有希望的青年俊彥。他不似其父般心狠手辣,反倒是有些正人君子之作風。當年章惇將蘇東坡等保守派盡數貶遷之時,章援還向章惇求情。此計不成,便給蘇東坡寫了封替父責罪之信。也算是對當年偶然恩惠抱一恩吧!
當然這些都未能使蘇東坡等人逃脫厄運,被貶嶺南,呂大防於南下途中遇劫匪身亡。這些蘇東坡是不會知曉的,因為當權派害怕他們結派成黨反攻一手,那時悔之晚矣。
不論人品還是才華,章援均是上上人才,趙倩雖見過不少王公大臣俊彥子弟或是風流公子,不得不心悅他是其中最出色的。對他也有一些好感,兩人可以說是相互傾慕。
隻不過一切都是在李繼乾出現之前。
“卑職章援參加公主!”章援站立門口看見李繼乾略微錯愕,旋兒垂下頭恭敬道。
李繼乾循聲望去,隻見他一身灰白錦緞外套下更彰顯得高瘦清朗,手足頎長,生的玉樹臨風,儀表堂堂,笑意間隱見統軍治兵之威嚴,自有一股令人動心的氣質。
趙倩一顆心而‘撲撲’亂跳,舊愛新歡均在這裏,不由得緊張起來,見章援彬彬有禮一改往常兩人見麵時的親熱呼喚知道他是礙於李繼乾在場給自己麵子,忙道:“章統領免禮,進來坐吧!”
章援心裏一苦,臉上泛起微笑步進屋來望著李繼乾道:“多謝公主!這位兄台是?”
李繼乾哈哈一笑道:“章兄好,區區李繼乾。早聽倩兒妹妹說過章兄大名,今日一見,果是人中龍鳳,人才一表,初次見麵便覺章兄似朋友般親切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