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王挽著章惇帶著眾人穿過一道拱形大門,沿著朱紅直樓橫欄走道往客廳走去。
揚王苦笑道:“說到這事,小王可就不知臉往哪裏擱了?這事全是她自己做主,前不久帶了位還不錯的江湖公子回來,我也不知她自己中不中意。”接著又似不關心地哈哈一笑道:“她自己的事我才懶得管她!”
蘇珪始有插話的機會,搖搖頭不以為然對揚王笑道:“王爺眼光如炬,能夠如此說想必是璿郡主帶回的年輕人大合王爺之意,深得您心吧?就不知這江湖公子是何方人物竟然能夠讓我們的璿郡主動心?定是人中龍鳳!”
章惇幾人也附和問究竟是何人。
揚王哈哈一笑,吊足他們胃口方道:“姑蘇慕容複!”
章惇幾人神色一凜,‘北喬峰,南慕容’江湖名人譽滿天下,如雷貫耳,怎會不知,難怪能夠入得趙璿法眼,難道這揚王也有不甘居於他人之下之心?但章惇、蔡京等幾人無一不是久經官場深明其理的老狐狸,心中如是想臉上卻是滿臉誇讚。
章惇豎起大拇指讚道:“英雄美人絕配!恭喜王爺喜得佳婿,日後江湖上沒幾人敢對王爺不敬,憑慕容公子在江湖上的聲望,王爺可在江湖上一呼百應!”
揚王暗罵章惇,他這話自是說假以時日慕容複成了自己的快婿成為武林盟主一統江湖,自己若有什麼不軌之圖便可江湖朝堂相呼應。但他亦非如斯易於之人,哈哈一笑道:“相爺這話可是提醒了我,相爺也時常結交一些江湖豪客,我知道相爺是想借此替皇上分憂江湖之事和保護相爺的人身安全,如此小王爺也學學相爺。如此相爺便可和小王交流一下經驗可好?”
章惇心中一凜,沒想到這平日裏不好政事的揚王對自己招攬一些江湖好手入相府之事亦有所知,更堅定揚王要麼是誓死忠於趙煦要麼有自立為王之意。但聽他最後兩語似乎不是趙煦的忠實跟班。皮笑肉不笑地道:“能夠為皇上排憂解難是我們做臣子分內之事,也是章某人的福分。王爺既然也有此意,大家殊途同歸,同為聖上著想。豈不更好?如此今日喜上添喜。更是可喜可賀,定要不醉不歸!”
蔡京幾人見兩人唇槍舌劍,雖表麵不動顏色,暗含火藥味,兩人都不是省油的燈,不然一個怎麼能夠登上相位,一個能夠在當年皇位爭奪中全身安樂至今的王爺呢?也大聲陪笑起來。
“端王到!”幾人正要進門,司儀高聲誦道。
“幾位大人,實在抱歉,小王得蒙大家不厭,給小王捧場,小王自不能少了禮數。”揚王聽得誦詞忙向章惇等人告罪道。
章惇等人見慣場麵,毫不介懷地道:“王爺請便!”
“王叔,小侄和姑父來給您賀壽來了,祝您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小侄無以為禮,畫得一幅‘迎鶴蒼鬆’圖和小侄不知天高地厚描摹王羲之大家的《蘭亭序》一卷,望王叔不嫌小侄才疏學淺、筆鈍弄拙、難登大雅之作。”臉泛倦容,蒼白無血,清瘦風流的十八九歲的端王趙佶見揚王大步迎來忙拜道。
這端王本來生的一表人才,風流倜儻,才思敏捷,聰慧絕倫,琴棋書畫,無所不長。尤其在書畫上更是造詣不俗,深得神宗讚賞。神宗曾說趙佶“生時夢李主來謁,所以文采風流,過李主百倍”。
趙佶能夠將自己的妙筆絕畫和丹青手跡作賀禮相贈,尚且不說他王爺殿下身份為這墨寶所值,其本身含金量更是價值連城,少有人不喜,能得他隨意一筆已是不易,揚王一時得他精心細作兩件,這禮非輕。
“祝王爺福旺無邊,壽富康寧!”陪在趙佶身邊的王詵也祝賀道。隻見他與趙佶無異,臉色蒼白雙眼深陷,眼光無力,身子枯瘦,全不似揚王般一副富態,顯是酒色過度之人,一身錦衣綢緞光鮮華麗,奪人眼目,但人兒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