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上官婉兒來到玄武樓。在上玄武樓之前,上官婉兒故意把自己的頭發和衣服弄亂,一見到李顯和韋氏就顯示出驚惶地神情,大聲說:“太子起兵謀反,他們是想先抓住我上官婉兒,其次是抓住皇帝,最後是抓住皇帝,陛下和皇後要救我啊。”說完,他便在李顯和韋氏的懷中哭了起來。在李顯和韋氏的不斷安慰下,上官婉兒才止住哭聲。
李多祚率先來到玄武樓下,想要上樓,但受到警衛士兵的攔阻。李重俊有些猶豫不決,勒住兵馬,沒有立即攻打玄武樓,而是希望李顯能出來詢問他們起兵的原因。李重俊在玄武樓下,大聲呼喊:“父皇,能出來見兒臣嗎?我隻求父皇出來見一見兒臣,問問兒臣為什麼冒死起兵。兒臣不是想要謀反篡位,隻是被一些小人逼迫所致。您出來一下,見一見兒臣好嗎?”李重俊邊說邊留著眼淚。
李顯聽到兒子呼聲,想要出去見李重俊。但是,韋氏攔住李顯說:“太子已經瘋了,陛下這時候要是出去,會遭逆子毒手的。”
李裹兒也跟著說:“是呀父皇,您不能出去,太子圖謀篡位很久了,今天就是要殺掉父皇,自立為君。”
上官婉兒說:“陛下,現在叛軍雖然表麵看起來氣勢很盛,但是其實是不堪一擊,陛下隻要下令派兵進剿,一定能清除叛逆。”
宮闈令石城縣人楊思勖站在李顯身旁,說:“陛下,請讓臣帶兵出擊吧。”
韋氏說:“婉兒所言極是,陛下快下決定吧。”
李顯說:“好好,就按照皇後所言行事。”
李多祚的女婿羽林中郎將野呼利當時擔任前鋒總管,楊思勖拔劍將他斬首,李多祚手下軍士當時就喪失了膽氣。
韋氏看到這樣的情形心中大喜,對李顯說:“陛下,您隻要對樓下的千騎兵許以富貴,他們自然會瓦解的。”
於是,李顯手扶玄武樓上的欄杆,俯身對樓下李多祚所帶領的千騎兵們說:“你們這些人都是朕的衛士,為什麼要跟著李多祚謀反呢!如果你們能殺掉謀反的人,不必擔心沒有榮華富貴。”
千騎兵這才意識到原來李重俊和千騎兵將領們促使他們起兵的命令原來是假的。於是,千騎兵在親耳聽到皇帝李顯的口諭後,當即就把李多祚、李承況、獨狐之、沙吒忠義斬首,其他的人都四散潰逃。成王李千裏、天水王李禧父子攻打太極宮右延明門,打算殺死宗楚客和紀處訥,但未能攻下反而戰死。太子李重俊帶著一百多親隨騎兵逃往終南山,到達西山時,能夠跟得上的隻有幾個人了,當他在樹林裏歇息時,被手下人殺死。
李重俊死後,他的首級被獻到太廟。不久,又用來祭奠武三思和武崇訓的靈柩,最後在朝堂懸首示眾。此外,李顯又將成王李千裏的姓改為蝮氏,太子的同黨都被處以死刑。李顯追贈武三思為太尉、梁宣王,追贈武崇訓為開府儀同三司、魯忠王。
太子李重俊的政變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李唐王朝並沒有因此而穩定下來。反而,完全暴露了李唐王朝朝廷政局所隱藏的矛盾,並且越演越烈,已經處於嚴重的激化狀態。各種政治勢力,粉墨登場。由此,一場血雨腥風的較量,漸漸地拉開了大幕。看似強大繁榮的李唐王朝,實際上陷於風雨飄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