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21日,各大報紙雜誌刊登了高考恢複的消息,與此同時首例冬季高考時間已經確定在12月11號。這兩則消息直接轟動了何家溝生產隊。
無論是下鄉的知青,還是求學不成的才子,亦或者是望子成龍的父母,都看到了希望,重新踏上求學的道路…
而何秧苗是個例外,別人考清華北大,她準備烤地瓜。作為從21世紀穿到這裏的落魄戶,她得先解決長期的溫飽問題…
如今已是1978年3月,恢複高考的第二次高考時間已經宣布,就在7月20號,僅僅隻有四個多月的時間了…
高考是恢複了,但人民公社還未取消,要想吃飽還是得上工掙工分,不過家裏有幾分自留地,她發家致富的起點!
“秧苗,回家吃飯了…”,身後傳來母親的聲音,蹲在土坡上的何秧苗轉過身回答道:“來了。”,起身拍了拍藍褲子,撒腿就往家裏跑去,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何家有房兩家,她是二房家的大閨女,家中還有一位弟弟…對麵是大伯家,有位堂姐與一位堂弟。爺爺奶奶的房子處在正中間,所以這算得上是座小型的二進二出房子…
前庭院晾曬衣物,堆放著柴火,而每間房子自帶後院,後院各家都養著雞鴨鵝。吃飯在主屋,爺爺坐在上坐,待他動筷了,其餘人才能動筷。
說實話看著桌上一盤清炒野菜,一缽粗糧窩窩頭,何秧苗一點食欲都沒有,不過70年代的夥食她確實不敢有過於的奢望。
“如今高考恢複了,燕妮子抓緊時間看書,爭取上半年之後的高考,不說考個清華北大,隻要是個大學就上,至於秧苗妮子,也準備收拾收拾去上學堂了,何家曆三代都是文官世家,你姐能考上大學,沒道理何家還出個文盲!”
她還沒來得及說話,一旁的堂姐陰陽怪氣地說道:“她一天跟個皮猴似的,讓她坐下來安靜看書,爺爺您覺得可能嗎?”
聞言,爺爺撓了撓頭,像是思量著什麼,“姑且不談什麼考大學,去識幾個字也是好的!咱家講究公平公正,沒道理送了燕妮子,不送苗妮子!就這麼定了!”
爺爺決定好的事,倒是無人敢反駁,餐桌上恢複安靜,奶奶是位沉默寡言的人,一輩子拿不出個主意,唯爺爺是瞻。此時正默默啃著窩窩頭,大伯是個笑麵虎,表麵笑嘻嘻不敢忤逆爺爺,內心裏全是心機,而大伯娘亦是如此,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而自家的父母就是兩個悶葫蘆,老實巴交的,有啥活就埋頭苦幹,任勞任怨的“大黃牛”,嗐…
“姐姐,我們去水稻田裏摸螺獅啊?”,看著麵前便宜弟弟那迫不及待的眸光,螺獅再小也是肉,何秧苗當即拉著弟弟往田地跑去。
下午上工的鑼還沒敲響,水稻田裏隻有嬉鬧撿螺,摳泥鰍挖黃鱔的孩童。何秧苗提著魚簍子,探著水稻田裏望去,仔細甄別,別到時候忙活了半天才發現福壽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