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轟擊個不停,槍聲如爆豆般一直劈裏啪啦的響個不停,分成六列的淮軍火槍手的射擊幾乎沒有停過,平時嚴苛的訓練在這個時候終於發揮了作用,每個槍手裝彈的動作除了偶爾有些變形外,幾乎都沒有停頓過。每個士兵在輪到自己射擊時,迅速以標準的動作把火槍舉起,聽著口令一起擊發,施放完畢後,便立刻退後裝藥填彈,讓後列的同袍上前繼續動作,這樣一來一回,因為訓練嚴格而自然形成的條件反射,所有的動作都是有條不紊,嫻熟的動作保障了射擊的速度,代表張華軒到前敵協同的苗以德還有閑暇算了一下每個士兵平均每分鍾從裝彈到射擊的速度……
每分鍾兩發,以訓練速度來說,這個成績算是合格,最多可以打一個中等,可是在對麵有幾萬人嗷嗷叫著衝殺過來的時候,這樣的成績已經算是不俗!
淮軍可能有很多缺陷,比如沒現代化的軍事構架,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參謀本部,訓練上沒有針對戰場突發情況的有計劃的訓練方式和辦法,沒有科學的軍官選拔與任用製度,還沒有形成士官製度,沒有本國文化傳承形成的現代軍隊靈魂,軍官隻有少數人有豐富的戰場經驗,更多的隻是剛剛擺脫平民的身份,隻是在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上比普通士兵強點,而士兵隻是用棍棒和皮鞭打出來的稍顯機械的工具,他們在既定條件下可能發揮出百分之百的訓練成果,而一旦把淮軍士兵放在一個比較考驗應變與主觀能動性的條件下,這支軍隊可能立刻恢複菜鳥本色……
幸運的是,今天的這場會戰,等於是按著淮軍將士平時訓練的方式辦法,打了一場教科書般的戰役!
在淮軍槍炮的射程之內,沒有人能夠僥幸成功破圍!六十門火炮的威力,齊射不停的火槍射擊,很快就把撚子的囂張氣焰打了下去。沒有人可以在沒有裝甲防護,沒有自己一方的炮火掩護,沒有有效的還擊辦法,然後就憑著手裏的大刀長矛與血氣之勇,就能與訓練有素的純火器軍隊較量。
在無休止的火槍聲中,開始開氣勢如虹的撚軍已經敗退下去,如潮而來,如潮而退,旗幟倒卷,鼓聲也慢慢低沉下去。
韓老萬與劉永敬等大撚首已經是目瞪口呆,很多人看著對麵的淮軍,直如麵對一隻嗜血的怪獸。
當世之時,英軍以四千人橫行中國時,除了少數與其交戰的清軍外,還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到,什麼是近代火器軍隊的威力所在,而現在撚首們眼前的這支軍隊,裝備比當年的英軍還要先進幾分,而強悍的精神,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撚軍雖然敗退,這一仗卻還沒有結束,韓老萬氣的臉不是臉鼻子不是鼻子,這一次藍旗把家底都掏了出來,大大小小的寨子圩子所有的男丁都一起扛著大旗出來,整個順和集附近方圓近兩百裏地,能動能喘氣的爺們都聚集在他藍旗大當家的旗下,加起來七八萬人,能打上陣的也近五六萬人,有盔甲和精良武器的也有萬把人,更強的是還集結了四千來人的騎兵,這樣一支強悍的武裝力量,除非在淮北的幾部清軍一起集結,湊個兩三萬人,不然甭想打他的主意。
可對麵的這支軍隊,滿打滿算排在前麵的戰兵就七八千人,藍旗一次出手就是三萬來人,還沒碰到人家的衣角邊就被攆狗一樣的攆了回來,這算是怎麼一回事?
幾個有頭臉的大當家一起合計,斷不能就這麼著被人打跑了算完,退回來的亂哄哄的撚眾中挑幾個先跑的,立刻動手殺了祭旗,這一次騎兵不能步卒與對方接戰肉搏後再出動了,而是與步卒一起動作,直接撲向敵軍兩翼!
議完了事,韓老萬仍然留下居中指揮,韓奇峰與劉玉淵兩個親自上去,指揮撚子步卒衝陣,騎兵交給劉永敬和劉天台,藍旗撚子主力齊出,大將撚首一起上戰場,非得把剛剛丟掉的顏麵給找回來!
看一眼留在敵人陣前的千多具屍體,還有一些傷兵在死屍堆裏爬動,隱隱約約的,好像還能聽到傷兵的哭叫呻吟,韓老萬陰沉著臉,揮一揮手道:“咱藍旗能不能立住腳,留在順河集這地界,就看幾個兄弟的了。”
劉永敬略一點頭,便先驅騎而去,今天這一場仗打的窩囊,眾人沒有說話,他自己卻很不得勁,昨晚的遭遇戰他打的不差,淮軍也沒今天這麼強,幾萬人被人幾輪火槍一放就這麼敗退了下來,真是活見了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