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繼續培訓(1 / 2)

在結束了坦克的基礎知識培訓後,緊接著又是防空知識的基礎培訓,包括讓那些新華軍士兵直接操作防空機槍,這將是他們以後在戰場上的最主要防空手段。

因為在楊元首和李同誌的交易清單中,就包括了這類武器。

而他給李同誌準備的,是打遍世界數十個國家,所有反zheng府武裝,遊擊隊員,非洲小軍閥們的最愛,W85式十二點七毫米高射機槍。

誌願軍最缺的,其實就是步兵防空武器,因為那些要地防空有史達林同誌幫助解決,蘇聯人手中什麼樣的高炮沒有,哪還需要他給畫蛇添足,但那東西因為機動性問題,也就是保護一下機場,車站之類重要設施,前線士兵的陣地上,基本上是落不著這些好東西的,他們也就能拿點輕重機槍象征性保護一下自己的頭頂,然後等著硬扛米國人的炸彈。

所以必須得給他們充實一下野戰防空武器。

高炮不行,十四點五毫米機槍也不適合,除非楊豐把零二式給他們,否則無論五六式,五八式還是七四式,對於需要兩腳步行山地機動的誌願軍來說都是太重了,五六式四聯高機重達兩噸,很難想象誌願軍能拖著這東西翻山越嶺,而且這東西彈藥消耗量實在太大,打起來就跟往外潑一樣,就誌願軍的後勤供應還是別扯了。

但四十公斤重的W85式十二點七毫米高射機槍就不一樣了,哪怕不拆解,三個人抬著也能滿處跑,子彈消耗量也沒四聯高機那麼變tai,基本上能供應了重機槍子彈,就能供應了它的子彈。無論對空還是對地,都是非常好用的,甚至配上鎢芯彈,對於一些裝甲車也有不小殺傷力,雖然不可能真正做到有效防空,但對付低空飛行的飛機,尤其是老式的,作為高麗戰場上米軍對地攻擊主力的螺旋槳飛機,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以米軍的空中優勢,想要真正給誌願軍提供有效保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別說高射機槍,就是把雙三七高炮堆上去也沒用,雙方數量不是一個等級,鋪天蓋地的轟炸機麵前,地麵防空僅僅也就是個意思而已。

楊豐給他們這種這種機槍的作用,就是盡可能逼迫米軍作戰飛機不敢在幾百米精確投彈,隻要把他們的投彈高度逼迫到一千米以上,空襲中誌願軍傷亡率就會直線下降。

這時候的米國飛機,可沒有精確製導炸彈,一千米以上高度投彈,一股小風就能刮出幾十米去。

“飛機轟炸這種活兒,說白了就是蒙,什麼投彈瞄準具都沒用,米國人吹他們的諾頓,可以在幾千米高把炸彈扔菜壇子裏,但實際上我們的轟炸機就用,高空轟炸想扔到三十米內都得靠運氣,真正能精確的,隻有超低空俯衝轟炸,幾百米高度壓著頭頂扔炸彈,反應慢點扔完了以後飛機有時候都不一定能拉起來。

所以對於地麵的步兵陣地來說,隻要別讓飛機超低空投彈,那麼活命機會就立刻超過一半了,反之那基本就是死定了,這個問題你們到指揮部,問問我們的顧問魯德爾將軍就知道,他一個人炸掉了你們老大哥差不多一個集團軍的坦克。”

空軍基地旁的防空陣地上,一名明軍軍官一邊教那些新華士兵使用高射機槍一邊說道。

“吹牛吧?”

一名新華士兵鄙視地說。

很顯然老大哥的形象在他們心目中是不容褻瀆的。

“吹牛不吹牛不知道,反正你們的史達林同誌,懸賞十萬盧布要他腦袋是真的,他就是玩超低空俯衝投彈,但要讓他到了高空,他也一樣扔不中目標,所以說對於陣地戰壕內的步兵兄弟們來說,防空的目的很簡單,不是擊落敵機,那個很困難的,隻求別讓它俯衝到投彈高度就行。”

這名軍官說道。

很顯然在對待老大哥的感情上,雙方存在嚴重分歧,畢竟婆羅洲的水泥廠裏,還有好幾千蘇聯俘虜在當苦力呢。

“元首,咱們這樣手把手教他們,合適嗎?”

距離他們不遠處一輛軍車裏麵,韓旭小心翼翼地問楊豐,他的空降旅負責這項工作。

“有什麼不合適的?反正就算把他們教會了,也不是需要我們頭疼的,還有,去找幾架轟炸機,讓他們見識一下凝固qi油彈,再告訴一下他們,遇上這種東西該如何應對。”

楊豐看著那些跟非洲遊擊隊一樣,趴在高大的三腳架上,操作高射機槍對空中拖靶射擊的新華士兵,很是無所謂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