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並沒有發生什麼奇跡,接下來的時間裏,全世界都在愕然地看著高麗半島,看著李承晚和他的軍隊,是如何完美地表演一場一瀉千裏的潰敗。
完成對漢江大橋的搶修後,七月一日北高麗軍即渡過漢江,三日攻占永登浦,徹底突破漢江防線,緊接著攻克水原,可憐的李承晚開戰不到十天,就不得不第二次遷都,好在這時候氣急敗壞的麥克阿瑟終於出手了,美軍第二十四師增援高麗,所屬營級的史密斯特遣隊乘卡車到達烏山,並且同進攻的北高麗軍發生激戰。
然而已經沒有什麼能擋在北高麗的腳步了,在世界一片愕然的目光中史密斯特遣隊幾乎全軍覆沒,可憐的史密斯營長,和他那些士兵們在倭國女人身上消耗了太多的力量,以至於不得不丟下數百具屍體和帶不走的傷員倉皇而逃,過了很久他們才像乞丐一樣衣衫襤褸地返回釜山。
美軍的不敗神話,就像一麵耀眼的鏡子般,在這個莫名其妙的戰場上,被一把小鐵錘敲得瞬間支離破碎。
不過在這場悲劇般的戰役中,米國空軍倒是戰果輝煌,他們和共同作戰的澳大利亞空軍,摧毀了大量火車軍車甚至還轟炸掃射了大批地麵部隊,當然,他們轟炸掃射的還是南高麗軍,包括在南高麗軍中的美軍顧問團都遭到了五次轟炸。
他們對南高麗軍隊的轟炸成績,甚至比北高麗空軍還好,後者的戰果遠遠不能和他們相提並論,以至於南高麗軍都忍無可忍地擊落了一架美軍飛機,並逮捕了跳傘的飛行員。
亂,真得很亂,總之這是一場混亂的,令人欲哭無淚的戰役。
緊接著北高麗軍分別攻占平澤,安城,原州,忠州等地,並且迅速把戰線推進到了南高麗軍的下一道防線,也就是大田防線,到這裏為止,實際上南高麗差不多一半國土,都已經落入北高麗之手,而這時候開戰才僅僅半個多月,那戰局崩潰之速度,甚至刷新了當年高盧人的紀錄。
幾乎就在同一天,聯合國通過決議,組建以米國為首的聯軍進行幹涉,同時任命麥克阿瑟為聯軍總司令,緊接著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到達大邱,並且在那裏組建自己的司令部,全麵指揮南高麗戰場上的美韓軍隊。這時候迪安少將的第二十四師已經全部投入大田防線,同時美軍騎一師在浦項登陸,麥克阿瑟也不再吹牛他兩個師解決高麗戰場了,語氣傲慢地向杜魯門發電報要求再給他增兵四個師。
“六個師對付北高麗,而且還包括了騎一師這樣的精銳,還包括其他盟國的部隊,太誇張了,難道他們不是美軍而是意大利人?我看麥克阿瑟將軍,在倭國的幸福生活過得太久了,甚至連怎麼打仗都忘記了!六個美軍師,給我六個美軍師我都能蕩平東印度群島了。”
楊豐很不客氣地當麵對約翰遜說道。
後者隻能尷尬地笑了笑。
楊豐和麥克阿瑟關係不好是盡人皆知的,大明帝國電台,經常時不時諷刺一下這位美軍在東亞的最高統帥,而麥克阿瑟也一直把楊豐稱為du裁者,現在楊豐語氣尖刻一下也很正常。不過最近麥克阿瑟表現也的確很差,不僅僅是戰場上表現差,其他方麵也很讓人惱火,尤其是擅自訪問tai灣更是讓杜魯門總統震怒,很顯然這位司令官在倭國當皇帝當得太久了,就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般,已經忘記了頭頂父母的威嚴。
“元首閣下有沒有興趣出兵參與作戰呢,雖然這裏形勢也很緊張,但貴國象征性出一個營我想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樣也好體現您對亞洲和平的期待。”
約翰遜說道。
杜魯門是想讓楊豐和李同誌劃清界限,在高麗戰爭爆發,尤其是聯合國介入後,李同誌那邊反應強烈,不但大規模向東北增兵而且甚至開始在國內重新進行動員,大量原本已經退伍回家的士兵和轉入建設的軍隊,重新開始集結並武裝起來,雖然杜魯門不相信他會參戰,但世事無絕對,誰知道這位新華的統治者會做何選擇。
這時候誰加入聯軍,誰就是新華的敵人,如果楊豐能夠加入,無疑就徹底和他劃清了界限。
這家夥不是光頭佬,杜魯門並不想過度刺激李同誌,他是警告而不是逼迫,但光頭佬如果加入那就等於向李同誌宣戰,所以他不會讓光頭佬加入聯軍。但楊豐不一樣,這家夥和李同誌始終眉來眼去,甚至連軍艦都幫著購買,之前又是軍火又是卡車,可以說已經做得接近於盟友了,雖然因為洪沙瓦底問題,雙方也出現過緊張,但很顯然李同誌最終也投桃報李給了他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