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龍,它的名字叫應龍,一種在我們神話中,生有雙翼的神龍,接下來我們將派遣這架轟炸機和鬼怪式戰鬥機共同參加即將舉行的巴黎航展,另外我們的紅鷹飛行表演隊,也將參加飛行表演。說起來一開始我並不同意,這樣做對其他國家的參展商也未免太殘忍了,一架兩馬赫的轟炸機,在那些古老的螺旋槳飛機,還有那些勉勉強強飛個一千公裏的破爛中間,完全就是在羞辱人家。”
楊元首很矜持地對著記者說道。
至於他所說的古老螺旋槳飛機和勉勉強強能飛一千公裏的轟炸機是指誰就不用說了,反正蘇聯參展的是圖95和米亞4,米國人倒是想把B58飛過去,但害怕半路上掉海裏,所以隻能把B52派過去撐場子。原本沒有應龍他們倒是可以保持驕傲,畢竟這款八個引擎的噴氣式轟炸機肯定要比圖95和米亞4更拉人氣,但可惜現在應龍飛過去那它就隻能當陪襯了。
“元首閣下,聽說貴國正準備展開一項旨在攔截洲際導彈的研發計劃,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
這名泰晤士報記者,同時也是元首夫人的閨蜜問道。
“當然是真的,這是未來大明最重要的戰略規劃,目的就是為我們的人民,撐起一麵強大的保護傘,阻擋所有那些xie惡國家射向我們的核導彈,隻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護這片土地的和平與安寧。
當然這項計劃是很龐大的,甚至龐大到地球都無法容納它,必須延伸到外太空去,因為我們必須做到全球範圍內監控,我們不知道敵人的導彈會從哪裏發射,是他們的國土上還是大海的核潛艇上,而要想做到全球監控隻有在外太空部署大型的雷達,紅外等類型偵察衛星才能保證無論敵人從哪裏發射導彈,我們的預警係統都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知道。
而且在我們的設想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敵人的國土上空就能夠攔截。
洲際導彈隻有在剛剛發射的上升段速度最慢,也最容易攔截,不過我們也不可能在敵人的發射場附近部署導彈,唯一的辦法也是在外太空,當然不是部署導彈,而是一種全新概念的武器。我們將其稱之為激光,一種純粹的能量武器,簡單點說就是一束可以摧毀一切的死光,當然它的速度也是光速的,把這種武器部署在未來的太空戰艦上,不停在外太空進行持續巡航,隻要敵人的導彈一發射,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趕到瞬間將其摧毀。
如果這種攔截沒有成功,那麼我們還有海基攔截,也就是用更遠程的艦載防空導彈,或者艦載激光發射器,上一次蘇聯人偷襲應天時候,我們已經用艦載防空導彈攔截過他們的轟炸機,而這就相當於這套係統的放大版。當然我們的導彈射程更遠,甚至可以打到幾百公裏高的外太空,隻要敵人的彈道導彈飛過攔截範圍就可以直接發射導彈擊落。
當然,這樣的導彈會大一些,我們準備建造大型的導彈巡洋艦類似於長灘號這種。
如果海基攔截係統沒有成功,那麼我們還有陸基攔截係統,這套係統包括兩部分,一部分同樣是外太空攔截,使用更大型的攔截彈,射程幾百公裏是沒用的,必須得射程幾千公裏,類似於中程導彈這樣的,可以保證在距離我們的國土幾千公裏外就將敵人的導彈擊落。
除此之外還有大型的大氣層內激光戰機,簡單點說就是載有激光攔截器的飛機,這種飛機不斷巡弋在我們國土周圍天空中,以彌補攔截彈失敗的可能。
如果這些層層攔截都沒有成功,那麼就得依靠部署在各地的防空導彈,還有陸基的激光發射器,對導彈的再入大氣層階段進行攔截了,按照我的估計,是不會有什麼洲際導彈能夠突破這四道防線攔截的。就算敵人同時發射幾十上百枚,我們也有信心將其全部攔截,縱然有一兩枚漏網之魚,能夠造成的傷害也在承受範圍內,但我們的報複卻可以將敵人從地球上徹底抹去。
這套係統規模太龐大,而且延伸到了外太空,所以我給它起了一個比較形象的名字,叫做星球大戰!
呃,凱西,你在聽我說話嗎?”
從自己的幻想世界清醒過來的楊豐,愕然的看著話筒都已經掉在地上的女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