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七章 紅色女帝(1 / 3)

內誌人的威脅,把艾森豪威爾鼻子差點氣歪了,他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騎虎難下,增兵繼續在內誌的沙漠裏和楊豐鬥法,國內老百姓不答應,畢竟對於米國老百姓來說,那個遙遠的國度太遙遠了。除了石油根本沒有其他能夠和米國產生聯係的東西,而廉價到極點的油料和國內高達三億多噸的產量,又讓米國老百姓對這東西的價值概念很模糊,模糊到很難和生命聯係起來,更何況是成千上萬的生命。

米國是世界上第一大原油生產國,從上個世紀到現在,米國的石油產量一直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米國有無數大油田,為什麼還要為了每年不足四千萬噸的進口量,去讓那些年輕的米國士兵流血,話說阿拉斯加,東德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墨西哥灣那些巨型油田隨隨便便增加點產能這點數量就出來了。

更何況還有墨西哥,加拿大,委內瑞拉……

米國又不隻內誌一個主要原油進口國。

而對手卻又如此讓人無語。

如果說和蘇聯人為了陣營問題正麵大戰也就算了,老百姓多少還能理解,可尼瑪,大明是自由世界的中流砥柱好不好,大明是米國曾經在亞洲最親密的盟友好不好,大明是米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好不好,米國農業畜牧業和煙酒行業數以千萬計從業者都靠那不到五千萬饕餮養活好不好,楊元首本人旗下企業在米國還養活著數十萬工人好不好,這位著名科學家,文學家,詩人……總之有著無數頭銜的家夥,一直是米國少女們心目中的頭號偶像好不好……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真正有能力核平米國的國家好不好,加上最新服役的兩艘,浩瀚太平洋上已經有了四艘夏級核潛艇,攜帶著六十四枚射程可以覆蓋米國所有城市,而且各配有一枚兩百萬噸當量qing彈的巨浪導彈,可以瞬間將六十四座米國大型城市從地球上抹去!

為了幾口油井和這樣一個敵人大戰?

艾克的腦子被驢踢了嗎?

然而艾克真得很無奈,他如果不增兵保護內誌,那麼米國就徹底被逐出了阿拉伯半島,這不是單純的利益問題,而是關係到米國全球戰略布局的問題,關係到米國全球霸權的問題,關係到遏製大明勢力發展的問題。

內誌收回油田後會幹什麼?

他用腳後跟想也知道,這些家夥會轉手把這些油田獻給楊豐以換取保護,內誌人又不傻,楊豐搞他們無非就是因為他們的油田,隻要把雪佛龍的份額轉給帝國石油,楊豐會毫不猶豫地張開懷抱把內誌擁入懷中。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簡單。

在內誌人和雪佛龍公司的壓力下,艾森豪威爾最終還是做出了向內誌增兵的決定,調原本駐紮taiwan的一部,駐倭國的第二十四步兵師一部,共同組成一支旅級特遣隊,以最快速度趕往內誌增援。不過就是得乘坐軍艦過去,他們現在戰略運輸機的主力,依然是那些老式的二戰水平飛機,比如C54,C69,C97之類,但無論哪一種,也不可能裝上全副武裝的士兵從安南或者呂宋的基地飛到內誌,而中途又沒有任何國家敢給他們提供降落補給服務。

包括天竺也不敢。

這些年雖然米國一直在不停拉攏尼赫魯,試圖讓他重新回到對抗大明的道路上,但可惜至今後者還沒從兩場戰爭慘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畢竟這教訓也太刻骨銘心了。而且天竺國內局勢混亂,上次戰爭中讓社工黨做大,戰後始終各種衝突不斷,更何況明軍的孟買和阿薩姆,吉大港一圈基地圍著他,尼赫魯又不是傻子,米國連內誌都保不了更何況是他,給艾克當槍使回頭還是自己倒黴,所以這種挑釁楊豐的事情他還是不敢幹的。

這樣米國唯一能夠選擇的,也就隻有海運了。

除了這支援軍以外,還有從歐洲駐軍中抽調的一個裝甲旅也通過海上運往內誌,結果此舉又引起歐洲盟友的強烈抗議,戴高樂更是公開諷刺艾森豪威爾的舉動莫名其妙,如果這位米國總統閣下能夠把他對中東的關心勻出三分之一,估計就不至於讓巴蒂斯塔政權被推翻了。而依舊還牢牢坐在首相位置上的艾登,則很明確拒絕了美軍利用非洲的英軍基地向內誌空運士兵和物資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