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產業的大幕已經拉開,接下來該是個人電腦了,不過這個還略微早了點,爭取五年內上市就可以了,畢竟牽牛星要到十五年以後才出現,現在就搞出來也未免太早了點,提前十年就可以了,這樣就可以保證大明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了。
實際上這東西的關鍵就是處理器,隻要控製好奔騰公司微處理器的發展節奏就可以,反正現在這一領域奔騰公司處於四顧茫然,高處不勝寒的地步,就連後麵都看不到一個追趕者。IBM和米國其他各大計算機製造商正組成聯盟來對抗這頭霸王龍,但他們目前能夠拚命追趕的,也僅僅是奔騰公司最早的奔騰360,微處理器對他們來說,完全就是傳說中的存在,畢竟他們現在能玩的也不過是印刷電路板。
就在楊元首忙於他的信息產業發展時候,中東交戰各方終於在卡拉奇簽署停戰協議。
內誌王國退出原漢誌王國所有領土,退出當年塔伊夫條約中從也門王國獲得的領土,賠償各國軍費三十億龍元,分三十年支付,計算利息的呦。但接下來兩年內必須支付十億,在這十億龍元支付前,約旦和漢誌聯軍將繼續維持對布賴代和哈伊勒兩地的占領,什麼時候內誌把錢交了他們什麼時候從這兩地撤軍。至於拉希德家族對塞卡凱綠洲的占領,這個內誌是堅決不會承認的,當然他們不承認也就那樣了,反正約旦人是不會主動從那裏撤軍的,這片地方就留著繼續爭議吧!
這份停戰協議,算是為第三次中東戰爭劃上了……
應該說劃上了頓號。
誰都知道這種戰爭不會有句號的,內誌人隻是實力不濟打不過對手而已,他們不可能接受失去一半國土和背負三十年賠款的結果,等養足力氣肯定會收複失地的。同樣漢誌,約旦,也門三國也不可能守著這樣一塊兒巨大的肥肉而不下口,他們隻是這一次吃得太多,還需要點時間來消化而已,等消化完了已經占領的土地,接下來肯定還會把目光盯上波斯灣那洶湧的原油。
和平隻是暫時的。
不過對於內誌來說,現在他們立刻就麵臨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他們上哪兒去找十億龍元支付給漢誌三國?
現在國際油價零點八龍元一桶,也就是一美元一桶,這個價格已經維持兩年了,而且因為蘇聯出口量持續增加,還有繼續下跌趨勢,也就是說內誌需要采一億五千萬噸原油才能換回十億龍元。而去年他們的產量是五千萬噸,也就是說得三年時間,但問題是石油利潤他們隻能得到一半,另一半在雪佛龍手中,這樣他們至少得六年。可他們分得的石油利潤還得幹別的,失去了一半國土後,他們剩下那點領土連剩餘人口的吃飯都滿足不了,更別說為了應對必然會發生的下一次戰爭,他們還得大規模擴充軍事力量的。
這樣他們就隻能借錢,找艾森豪威爾借錢。
艾克倒是想借,但卻在國會被很無情地否決了,民主黨控製的國會理由很簡單,沒錢,真得沒錢,不是故意難為你,咱們是真沒錢了,所有的錢都用在擴軍,軍備競賽,維持倭國和安南戰爭上了,哪還有錢再給內誌,更何況十億龍元也不是小數,那可是十幾億美元。
再說人家隻要龍元不要美元,如果是美元的話,咬咬牙再讓美聯儲印刷點,可龍元上哪兒找去?別說米國財政,就是美聯儲也沒有啊,這些年美聯儲倒是也攢了十幾億龍元,可都緊接著換成了金幣,雖然這些年大明管控嚴格,黃金運不出來,但美聯儲也依然換成黃金儲存在大明境內的金庫裏。
難不成讓美聯儲再把黃金送到帝國銀行換成鈔票?
反正拿美元鈔票去帝國銀行肯定換不回龍元鈔票,楊豐又不傻,怎麼可能讓美聯儲拿他們印刷的鈔票換他印刷的鈔票,然後再用他印刷的鈔票去換他金庫裏的黃金。
這樣內誌從米國借錢的路子徹底斷了。
剩下他們隻有讓雪佛龍繼續增加產能,達到一年一億噸以上。
但雪佛龍卻不幹了,現在國際原油供應嚴重過剩,尤其是蘇聯的低價原油傾銷,把他們逼得苦不堪言,再繼續增加產能就陷入一個更加惡性的競爭,不停把油價拉低到讓人落淚的地步。而且這樣做還必須付出更大規模的投資,阿美石油的確又發現了不少油田,但這些油不會自己從地裏冒出來,尤其是那些海上油田,需要大筆的投資才行,而這筆投資是要雪佛龍自己掏的。
紐約證券交易所那些投資者傻呀?
再說就算投資,那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產量翻一翻哪有那麼容易實現。
更何況從之前戰局看,這筆投資還不一定保險呢,指望內誌自己肯定打不過漢誌三國,美軍出手又打不過明軍,米國政府也不可能為雪佛龍做更多的了,他們就算想幹老百姓也不答應,總之雪佛龍在內誌的資產十分不保險,這樣那些投資者就更沒興趣再追加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