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花身子恢複了以後,早晚天越發的涼了。孫家的活也漸漸的少了下來,主要就是拔草喂兔子和澆菜水了。孫家的三張兔子皮,陳氏給大寶做了件皮襖子。又讓孫元寶去鎮上,用半串錢買了一匹沒有染過色的麻布回來要給大家做衣服,家裏倒是有幾匹上好的布料,卻是舍不得這麼糟蹋了。
娘幾個去河邊忙了一下午,采到了足夠的蘆葦花。又把蘆葦花縫到麻布裏,一件“棉衣”也就做好了。雖然這衣服料子一般,衣服的版型也不怎麼樣,但勝在暖和。孫家可是全家第一次穿上如此好的新衣服,大寶小寶樂的在院子裏瘋跑,那歡笑聲差不多能把屋頂的茅草都震飛下來,就連村裏的小孩子看到了也忍不住要羨慕的伸手摸一摸。
這餘下的時間裏,孫小花則多半是圍著火塘教兩個弟弟念書寫字。《千字文》兩人已經學完了,每日都翻著小楊先生給的字帖,對照著在沙盤上寫字。陳氏和孫元寶就在旁邊看著,這看的日子久了,慢慢的也竟識了幾個字。陳氏的肚子漸漸開始顯懷了,隻是這個娘的確沒有做孕婦的嬌貴氣,隻是吃飽了飯偶爾有頓肉吃,她就對日子滿意的不行。
很快就進入了冬月,這裏的冬天倒也沒有前世裏北方那麼天寒地凍,隻是多數的草也枯萎了,隻有一部分樹木還綠著,背陰的地方每天早上都有白茫茫的一層霜。自家的兩畝小麥倒是綠油油的長勢喜人,白菜、蘿卜也快可以吃了,菠菜、茴香則在霜凍開始前就已經拔了不少吃。
這一日大早,村子裏卻是熱鬧了起來。孫家一家人正圍著火塘烤火,隔壁張大叔家的小三子一驚一乍的跑了進來,讓他們去看牛犁田。原來是同村的羅大叔去鎮裏租了一家富戶的牛回來犁田,羅大叔家有二十多畝田地,往年都是靠人力挖地。今年他家在縣城客棧給人當店小二的兒子出息了,帶回來了三串錢,一家人就在這個用牛的淡季租了頭牛。這個時代的牛倒也是個稀罕物,一頭成年的牛要十多串錢,也就是十幾兩銀子,每年還要繳納牛稅,民間私自宰牛還是一件犯法的事。官府每年統計本地的牛數,簡直是比人還要值錢。荒田村這樣的小村子自然是沒有一頭牛的,大家也沒有見過牛犁田。大寶小寶一聽就蹦起來拉著小三子跑了出去,孫小花作為一個現代人自然是不會去看牛犁田這樣的新聞。不多會兒,大寶小寶就樂顛顛的回來了,朝著孫小花說“大姐,你快去看看。田叔叔在犁田,大嬸在前麵牽著牛,犁的又深又快。那牛可厲害了,連頭上的牛角都有這麼粗這麼長呢”,大寶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長度。
孫小花笑了笑,心想著就當是陪著兩個弟弟去看熱鬧吧。孫家兩個大人也忍不住了,起身穿了厚衣服要去看,一家人很快就出了門。還沒到田大叔家的田裏,看大村裏幾乎所有的人都圍著在那看熱鬧,大家嘰嘰喳喳的誇獎著這頭牛的厲害。孫家兩個大人也很快就加入到了對這頭牛的羨慕隊伍中,大寶小寶高興的和村裏的小孩們在田埂上亂跑。
圍觀的村民是越來越多了,這時孫小花忽然聽到一聲大叫,原來是田大叔犁到了一窩老鼠,大老鼠在田邊四散逃逸,那小老鼠身上粉紅粉紅的還沒有長毛,村裏一些小孩眼睛放著綠光一窩蜂的衝上去搶奪老鼠,這可是到嘴邊的肉啊。搶到的興奮的大叫,搶不到的哇哇大哭,有幾個孩子還打了起來。孫小花連忙把大寶小寶拉到身邊,不許他們倆也攙和進去,大寶小寶隻好眼巴巴的看著。
大概是吵鬧聲驚到了牛,或者是打架的孩子抓起的石頭打到了牛,孫小花很久以後都沒明白當時發生了什麼。隻見那頭公牛忽然發狂的掙脫了犁,掙脫了田大嬸的繩子,朝著田埂邊上的人群發了瘋般衝了過來。孫小花本來就把弟弟們拉到了邊上,到沒被牛嚇到,但那些圍著搶東西的孩子就沒那麼好運氣,一個被牛角掀翻在地,一個被踩了一腳。公牛又朝著外麵的人群奔去,大家四散而逃,孫元寶和陳氏也不知道被哪位逃跑的村民擠的從高高的田埂上滾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