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朱自清

入選理由REASONS FOR SELECTION

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談論時間的經典美文/情感真摯,寓意深邃。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複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那裏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裏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裏,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麵歎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裏的我能做些什麼呢?隻有徘徊罷了,隻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複返呢?

1922年3月28日。

作者簡介AUTHOR INTRODUCTION

朱自清(1898~1948),出生於江蘇東海,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早年熱心於新詩寫作,1921年參加文學研究會後,開始專注於散文創作。貧病中的朱自清仍保持氣節,拒領美援麵粉。1948年,朱自清因胃病辭世。

他的散文樸素縝密,語言洗練,文筆清麗,極富有真情實感,以其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他的代表作品有《背影》《蹤跡》《雪朝》《春》《歐遊雜記》《你我》《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

美文賞析ARTICLE APPRECIATION

《匆匆》一文是散文家朱自清廣為傳頌的經典名篇。在這首散文詩中,作者的惜時之感融貫始終,一係列排比語句將這種情感層層推進,在樸素平淡中透出濃烈的抒情氣氛。全文開頭即景抒情,隨著時間從無形到有形,作者的情緒從彷徨、剖白到無奈、慨歎,我們聽到了時間輕俏、活潑的腳步聲,也感覺到了詩人心靈的顫動。在結尾處,詩人又回歸到最初的詰問:“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複返呢?”看似問而不答,其實答案已隱含其中,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