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互為師徒(1 / 2)

安珞謙的問題換來一個白眼,因為宋盼盼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但是當麵這麼說貌似是顯示大中華文明的優越,所以給他個白眼。

安珞謙說完也覺得不妥,韓國為了顯示自己的文化傳統,所以開展去中國化,比如他大二的時候,韓國首都“漢城”就改名“首爾”,為了維護他們民族的尊嚴。然後大三的時候韓國端午申遺成功,很是刺激了他們。

兩人一時無語。

宋盼盼展顏一笑,說自己喜歡中文,但是很多中國人中文太差啦,一問三不知,沒法聊天。

你這樣說咱能好好聊天麼?

仿佛有人給了自己一巴掌一樣,安珞謙臉紅了,有些生氣更多的是特別不舒服,問她:“是嗎?何以見得?”

宋盼盼沒注意到他的情緒變化,說太簡單了,亢龍為什麼有悔,群龍無首為什麼吉?結果沒人知道啊,或者亂說一氣,有的是從武俠小說裏麵知道這的。中國人不知道中國文化,所以沒辦法聊天啊。

安珞謙一時無語,心想今天要把這麵子掙回來,笑著問:“你是真的不知道,還是想考考我啊?”

“我確實不清楚。尤其是看了很多人的解釋以後。”

安珞謙說自己也不能保證解釋清楚,按自己的理解就是事物的發展有個極限在,到了極限則就是盡頭了,所以回不去,所謂高處不勝寒,卻又下不去,孔子說過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佐之人,動則有悔。

“那就是說會後悔?”宋盼盼有些疑惑。

安珞謙進一步解說:其實易經裏麵是四種狀態:吉凶悔吝,因此這個悔,當成後悔解釋就會走偏,重要的是結果。最後那一爻,群龍無首要以無龍自居為首來理解,能上能下,能進能退,是飛龍在天的現象。比如某明星一直很紅,然後在狀態明顯下滑時,仍舊想保持自己的地位,結果搞了個演唱會,輸了個一塌糊塗,自此一蹶不振。

因為用了數學上的極限,用了明星舉例子,用了比較淺顯的東西,說的宋盼盼頻頻點頭。

安珞謙想慚愧啊,希望不丟中國人的臉。

宋盼盼沉思了一會,說自己在道德經裏麵還有疑問,為什麼夫唯道善貸且成?

安珞謙說自己沒有詳細地研究過這些經典,可以共同參詳。自己就看了一兩遍,不求甚解,理解就是不要把道看成術的層麵,二維的視角無法解釋三維的問題。

宋盼盼說王弼注解過的,這個你覺得怎麼樣?安珞謙心想我剛都說這麼直白了,攤開雙手聳聳肩:“看過,但是現在忘差不多了,不好做學術探討啊。”

“那這個道應該如何解?”

安珞謙頓了頓,然後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為神,你可以認為那是客觀規律,你也可以認為那神秘莫測,最關鍵的是聽道悟道行道得道,很多東西不是言語所能表達出來的,道可道非常道,莊子不是說有個木匠看見一個人讀書,很輕蔑,讀書的人說那是聖賢之書,聖賢既然已經死了,精華也帶走了,那麼留下的糟粕的東西能一樣嗎?禪宗直指人心不立字句,便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