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暴風雨停了之後,我在深夜裏忽然感到這個故事應該結尾了,戛然而止,才會別有意味。本來光是大綱就寫了10W+,然而我不太喜歡虐來虐去的東西,決定還是就此結束更好一些。
後麵斷更的那些日子,隻是因為想要雕鑿更好看一些,刪了改改了刪的,後來我問自己:究竟是寫一部自己喜歡的作品重要,還是記錄生活的東西重要?我不知道。現在,似乎知道了什麼,比如一個網友因此對治療自己的抑鬱症而有了信心,算是無心插柳吧。
人生有太多剛開了頭就結尾的東西,比如很多人的創業,比如我們熱血沸騰的青春,比如很多夢想。
故事肯定沒有結束,他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夢回去了,回去了之後,終究還是要回來。精彩不精彩,要看怎麼解讀了啊。
之所以特地寫這個日期,是因為白天暴雨襲擊,很多地方淹了,朋友圈的圖片裏傳了太多,據說連德國人修建了下水道的青島,也是城中有海,開啟了“看海模式”。更讓人無法釋懷的,是蘇北好幾個地方,暴雨冰雹襲擊,死亡98人。
這隻是統計出來的,那些處於被遺忘角落的人,WHOCARE?
就連這有名有姓的98人,他們,是帶著什麼離開這個世界的?
誰記得這98人生活過呢?他們之前不過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而現在隻是冷冰冰的統計數據的一份子而已。
我一向不喜歡那句看似豪邁實則狂妄的“人定勝天”,別說地震火災海嘯之類的了,下場大雨就夠人受的,死去的生命是需要緬懷的,而後,吸取教訓,繼續前行。
我那個初中同學現在安好,我很高興她戰勝了恐懼,用堅強的心來直麵慘淡的人生;我更高興的是:我看到很多人的人生總是在繼續,螺旋式上升,而非原地打轉。
若用日期來衡量的話,青春不過是四千個日子,劃分成一個個格子讓人填滿,若是回過頭去,你會發現有的格子天天都不一樣,而有段時期,格子的色彩都是一樣的,就像有的人把一天重複過了四千次一樣。
謹以梅紹靜的《日子》裏麵的一句作為結尾:
“日子是散落在地上的小蒜和野蔥,是一根蘸著水搓好的麻繩。”
再嘮叨一句,本人喜歡青春話題,不是有人說嗎?“青春連錯誤都是黃金”!
敬請關注接下來即將推出的短篇係列《青春節氣》(暫名),裏麵第一篇是本書裏麵驚鴻一瞥的安雯,她的故事有別樣的精彩。
敬請關注本書的續篇《夢闌時》,看看男主女主的“潘安組合”如何選擇。
借用一句經典的廣告詞:馬上走開,不要回來!
呃,(⊙o⊙)…,口誤口誤,瀑布汗!
不要走開,馬上回來,廣告之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