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王後的氣度(3 / 3)

……

偌大的漢宮宮門處,看到張天陽迎風而立,安然無恙,趙雪尋不禁快步奔入他的懷中。

此時此刻,她就像這世間最幸福的人兒,隻想時時刻刻陪在天陽的身邊,再也不要分開。

“尋兒,沒事了。”張天陽攬過雪尋輕聲安慰著,又抱著她一起轉了圈兒,兩人相視而笑,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若是沒有趙妙蘭,雪尋知道僅靠自己定是救不出天陽的,她生怕會因為這件事情,而讓劉邦怪罪於妙蘭的身上。

“蘭兒,你和姐姐一起走吧,漢宮中不是長待之地!”雪尋拉著她的手,臉上有些焦急。

可是妙蘭卻驚覺漢宮不知何時,也已對自己產生了羈絆,嘴角淡淡一笑道:“尋姐姐,蘭兒已是漢皇的人,恐怕是不能與你們同行了……”

劉邦歲不是妙蘭的良人,卻是她的夫君,這麼些年的陪伴,妙蘭到底還是愛上他了……

最終,妙蘭沒有和趙雪尋走,她還是選擇了留下來,即便有一天事情暴露,劉邦怪罪於她,也不會有任何的怨言!

百年膠漆初在心,此生終不負卿卿。

這次在漢宮中,雪尋還有一份意外的收獲,那就是能和妙蘭重歸於好。

那一場趙漢戰爭使得她們國破家亡,小歇隨著麗美人隱於世間,生死不明,趙國王室中,竟隻剩下她與妙蘭……

如今姐妹二人能冰釋前嫌,真心相對,父王的在天之靈也應是欣慰的罷。

親人之間,血濃於水,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

回到常山之後,趙雪尋便被太醫診出,已懷有身孕二個月有餘!

張天陽喜不自禁,立即吩咐下去大赦天下,也算應了雪尋的心願。

此事迅速在常山傳遍開來,常山的百姓們也都為常山王感到欣喜。

而易凡也有了自己的歸宿,終是在這麼多年之後,她才意識到誰才是值得她真正去愛的那個人。

而那個人除了陳餘,便不會是其他人,易凡終於決定廢除自己的常山王妃之位,前往代國。

再次見到陳餘的那一刻,即使過了這麼久,卻也如同初遇時的那般有趣。

易凡和陳餘就那樣對望著,隨後兩個人都是笑了出來。

日子就這樣細水長流地過去,似乎一切都在漸漸好了起來。

七月之後,趙雪尋平安誕下了一位小王子,同張天陽親自為孩子取名為張敖,意為——敖遊列國,安定天下!

幾乎是與此同時,還有另一個好消息傳來,那就是張天陽親自帶兵奪回了信都!

趙國很快就能重建……這一天真的要來臨了!

奪回信都之後,張天陽便自立為趙王,自此重建趙國,遷都於常山!

在昔日的趙國,百姓們都知道常山王勵精求治,勤政愛民,在他的庇護下,常山成為了亂世之中的一片淨土。此次常山王能重建趙國,百姓們自然欣喜無比。

與此同時,張天陽站在文武百官及三軍將士們麵前,深情地望向身側的雪尋,許下諾言:“本王遙感後宮無主,今日,便封趙國尋公主——趙雪尋,為我趙國王後!”

此刻趙雪尋同張天陽四目相對,含情脈脈,勝過千言萬語。她終是沒能忍住,鼻子一酸,淚水從清澈的眸子中溢出,可這次卻是幸福的淚水。

“尋兒,我曾許諾過的,我定會為你贏來這天下!”張天陽望著雪尋,清俊的臉上帶著脈脈笑意。

……

封後典禮那天,趙雪尋穿著一身火紅的盛裝,宛若天邊豔麗的太陽,繡著鳳凰的裙尾長長拖曳著,顯得端莊大方,頗有母儀天下的風範。

張天陽牽著她的手,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之下,緩緩登上了高台。

“本王發妻趙雪尋,吾一生所愛之人!秀毓名門,溫惠柔嘉,態美儀淑,德行溫良,其品貌儀德深得王心,允合母儀天下,今立爾為王後,為趙國女子之表率!”

雪尋微微伏下身子,伸手接過詔書,“謝趙王恩典!臣妾必將謹遵訓誨,不負期望!”

天陽淡淡一笑,正想要親自為雪尋戴上王後的鳳冠之時,卻發現她的頭上仍然戴著那支桃花簪金步搖。

自那日在信都縈夢居中送她後,她果真日日都戴著,從未取下!

“尋兒,這桃花簪……”張天陽望著那支簪子,心中恍若一道溫暖的泉水涓涓流過。

雪尋抬手撫了撫頭上的步搖,笑著說:“這鳳冠雖然華貴無比,可桃花簪是你多年前送與我的,在我的心中,卻更加珍視這桃花簪金步搖。”

張天陽會意,從阿信那裏接過了黃金鳳冠,深情地捋了捋雪尋的發絲,抬手將鳳冠親自戴上她的發髻。

隻見所有大臣都跪伏於地,齊聲道:“臣等參見趙王和王後!恭喜趙王,賀喜王後!”

這大概是雪尋入宮以來最為開心的一日,她同他一直是默默相守,到今日終於成為了他名正言順的發妻!

從那時起,她趙雪尋便是張天陽一生許下的趙國王後!